突然受人教导,没有准备,晏城只得胡乱点头,记下史官传授的每一句话。
堂前的争吵声忽然停住,晏城抬头看去。
不看还好,一看吓了一跳。
宰相尚书的怒言,在谢知珩垂泪的那刻,齐齐缩回腹中。
不敢怒,不敢骂,他们低声安抚似不知自己落泪的谢知珩,如太子幼时那般,安抚殿下受伤的心。
他们咬咬牙,不就个中了大三元的状元郎,殿下受的委屈太多。圣人、天后与太子妃接连不伴身边,小殿下又惧怕太子过多,偌大的东宫,似无一人可陪殿下。
心里虽在滴血,乔尚书却是第一个弃械投降的人:“不就个状元郎嘛,殿下愿收入房中,那便收入房中。”
“是的,殿下欢喜便可。”诸臣点头,认同乔尚书的话。
“好手段,殿下这手阳谋,逼得诸位宰相,不得不捏鼻子同意。”史官咬咬牙,执笔载入此事。
“……”
“…………”
小朝会。
身为太子,执掌王朝的谢知珩,居然当着宰相的面,露出这般脆弱的面孔,晏城一时说不出个什么东西来。
真哭了?
晏城好奇地探长脖颈,贴着大柱,想看清此刻谢知珩的模样。
还没看清多少,他就被李公公挡住身形:“郎君还是安分点,相爷们此刻心情可不佳。”
小心方才对准太子的唇枪舌炮,立即轰轰朝向你,到那时,连太子都不一定护得住你。
“……”
晏城无奈又怕,只得缩在史官身后,不敢让宰相捉住他任何错误。
闹剧过后,小朝会又回复先前热议纷纷的场面,你一枪我一舌的,菜市口的喧哗都不及此。
上一秒还处同一阵营,下一刻便因政见不同,骂得不复文人风雅,泼妇都超不过他们,大抵吧,晏城在心里想。
卧槽卧槽,这句骂得有点脏啊,对面中书令的脸都青紫大片,后涨红得活似猴屁股。
史书又是如何记载,晏城看向史官,书中笔墨方干,陆仆射的话一字不差全记入。
后人看了,脑袋不嗡嗡的,晏城当场跟他姓。
朝会过后,晏城跟随李公公再回东宫,只是此刻心中,充斥着小朝会中重臣的一言一行,以及真能过审的惊讶。
前方的欢喜还没退散,谢知珩递来的厚重书籍,压得晏城直不起身。
谢知珩点点其中重要的基本集注:“孤不知你学识如何,可你担了状元这身份,就得受下去。”
状元,什么最重要?自然是满腹的学识。
“卧槽,这么多!”
有他半人高的书堆,晏城眼前一黑,自喉咙涌上的液体,乌黑的,喷溅谢知珩太子常服上。
晏城:“好晕,头好痛…”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