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风起明末讲什么 > 第四百七十四章 堂堂之阵(第4页)

第四百七十四章 堂堂之阵(第4页)

"THE。。。。。。"

黄台吉喃喃自语。

他的心中清楚无比。

这一场仗,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陈望根本就没有给予他任何其他的选择。

黄台吉的心中悔恨。

他一生谨小慎微,深知以小伐大的不易,但是最终,还是太过于急切了。

时机还未到,他就不应该领兵攻陷明廷的京师。

是他的自己的选择,让陈望彻底摆脱了掣肘,将大义的名分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若非是如此,陈望麾下哪怕是再如何的兵强马壮,也需要继续积蓄力量。

不说是如何摆脱明廷的掣肘,就算其真正的掌握了中国的权柄,号令北伐,也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来积蓄兵力。

他们盘踞在关外之地,借助了地利和骑兵的优势,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靖南军虽然受降了大量的明廷的军兵,以及大西,万民军的部队,但是骑兵的总数还是只有七八万骑。

能够用于北伐的骑兵,就更加的少了。

要想积累出足够支撑北伐的骑兵,靖南军还需要继续的积蓄骑兵。

步兵哪怕是再如何的强悍,也难以取代骑兵的作用。

到了关外的草原之上,真正能够决定战局胜利,还是骑兵。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一点,陈望若是想要北出山海关或是长城,必须耗费大量的金银粮草,来维持着这一场战争。

如果他们没有入关,攻陷京师,李自成占据着西北,陈望短时间也没有办法将全部的精力转移到他们的身上。

但是现在,他们身处关内,局势已经容不得他们再度撤离关内。

黄台吉明白,一旦此时撤军。

外藩蒙古诸部,恐怕都会因此哗变,从而倒向靖南军的一方。

失去了外藩蒙古这一重要的臣属,重回辽东,和坐而等死根本没有任何的区别。

黄台吉审视着身前的舆图,重新回忆着这数月以来南军的动向。

随着一点点的推演,局势和脉络也逐渐的在黄台吉的脑海之中清晰了起来。

那些看似散乱的军事调动。

此刻竟如棋盘上的黑白子般显现出精妙的杀局。

密密麻麻的汗水逐渐从黄台吉的额头之上渗透出来,他的呼吸渐渐沉重。

黄台吉的面色也随着手中的军旗的摆放,逐渐的变得越来越白。

黄台吉发现了一个恐怖的事实。

从他们入关开始,从扬州之战的开始之初。

陈望就已经是算好了一切,筹划好了一切。。。。。。

从开始的兵围徐州,再到李岩调兵北上,再到他们和李岩建立联络,最终下定决心进攻京师。

李岩在扬州之战看似有着许多的机会,但是至始至终,都根本没有任何的胜利的希望。

他们的每一步,每一个决定,都精准地踩在陈望预设的棋路上。

“原来。。。。。。从扬州开始,这一切都在你的算计之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