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风起明末讲什么 > 第四百八十章 出阵(第4页)

第四百八十章 出阵(第4页)

但是两者之间,却是有着最为本质的区别。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横扫天下之前。

蒙古诸部实际上已经继承了昔日草原诸多帝国的文化、政治、军事上的遗产,他们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权。

忽必烈入主中原,开国建元,建立起来的元朝,实际上与中国历代的大一统王朝本质上区别并不大。

而清朝则不同。

他们从从刀耕火种的渔猎社会,一跃上千年的时光。

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脱胎于建州女真部落联盟。

一直以来他们仍延续着传统的农奴制经济模式,自身农业生产水平极端单薄,政治架构与社会组织形式亦保留着鲜明的部落血缘特征。

无论是在政治结构,还是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都非常落后。

昔日的金国,并没有留下多少像样的遗产。

成化犁庭,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

哪怕是黄台吉在继位之后不断的改革,不断的锐意进取。

但是严格来说,这个时候的清国,仍然并非是一个封建政权。

清廷所行的八旗制度,本质上只是军事氏族统帅下的半奴隶制结构。

在取得全国政权后,清廷依靠军事力量确立了统治,并推行了诸如“旗民分治”等具有区别性待遇的政策。

尽管其在政治体制上大体沿袭了中原传统的中央集权模式,并在表面上维持了与历代王朝相似的治理结构,但是实际上。

清国,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在数千年来,中国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

哪怕是明末,因为地域的原因,因为政治的原因,没有跟上大航海时代的风口。

在那个时候明明已经腐朽不堪的明帝国,仍然在一步一步的向前行进。

而在清末之时,明明各式各样的先进技术就放在明面之上。

清国却是虚度了两百多年的时间,紧闭着国门,最终发展成了一个羸弱愚昧的怪胎。

哪怕是国门叩破,京师沦陷,清国却仍然没有发生多少的改变。

它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改变。

因为变革,意味着统治的结束。

但是。

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近代还有很远。

在这个时期。

在黄台吉领导之下的清国。

他们所走的道路,正是最恰恰适合于清国的道路。

清国,在这个时代,最幸运的一件事。

不是天灾使得明朝苦不堪言。

也不是党争使得大明内耗严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