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从学霸到学神还有多远 > 第44章 张氏现象记者采访炮轰杨学文(第2页)

第44章 张氏现象记者采访炮轰杨学文(第2页)

Stanene?

那能有什么前景!

近一段时间,‘新物理现象’的报道又火热起来,主要是因为国际上多了很多报道,有不少知名机构宣布复核实验成功。

最初国际物理学界对于所谓‘新物理发现’是将信将疑的。

国际物理学界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基础物理的新发现了,大多数新发现都集中在粒子物理领域上。

直白说,就是强子对撞实验的发现。

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探索微观粒子性态、结构以及运动规律,就能有很多新奇的发现,但伴随着实验不断展开,微观物理的新发现也越来越少,相关实验都濒临暂停状态。

好多物理学家注意到新物理发现的消息,多数也只是嘲讽的笑一下。

但真的,就是真的。

国内不少团队都进行了实验的复刻,包括东港大学智能材料所的郑任超团队,他们也很快宣布复刻成功。

国外团队也开始了复刻,理所当然的也发现了新物理现象。

当一大堆团队宣布实验复刻成功,‘新物理现象’就被确定下来。

瑞典皇家科学院基础物理研究中心,把‘新物理现象’称为‘电磁干扰流动性’,他们还对新现象进行了命名,取了三个发现人的首字母,命名为‘ZXZ现象’。

瑞典皇家科学院还是有一定权威的,好多国外的报道都引用了‘ZXZ现象’的命名。

但是,国内学术圈对‘ZXZ现象’的命名并不认可。

张明浩的‘入学事件’闹过一阵,新闻上到处都能搜得到,甚至还能找到一些媒体对于‘实验作假’的批评。

这个实验毫无疑问是张明浩的。

所以国内的报道,更倾向于把现象称之为‘张明浩现象’或‘张氏现象’。

报道持续不断,主流媒体的采访也找到了江州大学。

这天学校安排了专题采访。

采访地点是在行政楼二层的会议室,学校方面特别放了书架、绿植当做背景,还在中间放置了个长沙发。

张明浩、薛坤以及朱炳坤坐成一排。

三人多少都有点紧张。

之前张明浩也碰到过专门来找自己的记者,但都只是回答个问题就过去了。

这次是大媒体的专题采访,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新闻报道肯定少不了,也许还会放在电视上播出。

薛坤和朱炳坤,看起来比张明浩更紧张,紧张中还带有一丝激动。

大媒体专题采访啊!

他们活了四十多年,还是第一次有机会接受这种级别的采访。

“不要紧张!”

女记者笑着提醒道,“放松下来,就只是以对话形式进行。”

“如果出现表现不好的镜头,是可以掐掉的。”

这句话让几人放松下来。

很快,采访开始。

女记者连续问了几个实验问题,包括实验是怎么做的、做了多久,研究过程碰到了什么难题,等等。

薛坤和朱炳坤分别做了回答。

当讲起专业性的东西,他们也不紧张了,说的都很专业、流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