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的都是青年教师,年龄多在三十五到四十岁之间。
有的已经转为副教授,而有的还拿着非升即走的合同,说难听一点,就是高校教师队伍里的实习生。
一行人走出实验楼,心头的激动迅速被风吹散了。
有的当即停住脚步,“光靠我们不行,要去找其他教授!”
其他人也冷静下来。
杨学文是副校长、副书记,还是理学部主任,手下有国家级大型项目,和谭延明相比也只是少个院士头衔。
他比谭延明要年轻。
很多人都认为,他已经是‘预订的院士’,评上只是时间问题。
而他们都是青年教师,放在高校里一抓一大把,没威信、没影响力,说话根本不管用,必须要找有权威的教授带头才行。
有人马上回了理学部实验楼,到一楼办公室找到朱斌教授。
朱斌刚知道消息。
他正和其他两位教授谈论着,脸上的笑怎么也绷不住。
张明浩是他带的研究生;薛坤,也是他的朋友。
他们有了如此重大的发现。
这个发现也说明张明浩在东港大学的实验是真实的。
“好啊……”
“真好!”
有青年教师过来一起谈起来,话题马上就转到了杨学文。
朱斌也同样很气愤,“本来是我们学校的人才,都被杨学文搞得去了其他大学!”
“去找他说说!”
朱斌和其他两位教授,领着呼啦啦一群人去了理学部综合楼,路上又碰到其他教授,队伍也变得越发壮大。
这些人跟着一起过去,也不单单是为了张明浩、薛坤的事情。
杨学文爱耍官腔,说话办事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在年轻教职工以及专注学术的教授群体中,可没什么好名声。
当然,他有自己的圈子。
一行人刚进了综合楼,就见到急急忙忙要上楼的行政主任崔国文。
有人小声道,“杨学文门下第一走狗啊!”
“这是要报信?”
朱斌当即拉住崔国文,“去找杨学文?正好,我们也去,一起吧!”
“你们也找杨主任啊……”
崔国文尴尬的说了句,心里急的要命,他是得到消息才过来的,没想到正碰上朱斌这一大群人。
这群人是要干什么?
他没办法,只能和朱斌一起上了楼。
一行人呼啦啦的爬上二楼,才刚转过楼梯口就远远见到杨学文站在办公室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