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微光和尘是成语吗 > 离别(第1页)

离别(第1页)

民国三十四年,春。

唐山海通过一条埋在迷雾深处的渠道,再度叩响了军统的门。回音很快沿着隐秘的线传来:三日后,一批物资和人员借道香港转往大后方。徐碧城,可以走了。

离开前夜,徐碧城格外沉默。她在厨房帮着孙大娘收拾碗筷,动作比平日慢了许多,目光一遍遍抚过这小院的每个角落——那棵半枯却仍顽强吐芽的石榴树,药罐里咕嘟冒着的白气,门楣上郭走丢笔墨酣畅的春联……这一切寻常的温暖,是她从前在硝烟与谎言中颠沛时,从未奢望能拥有的。

饭后,她回到那间暂居的置物室,就着一盏昏黄的灯,将几件素净衣物仔细叠好。行囊很轻,除了必要的证件和微薄的盘缠,就只有孙大娘悄悄塞进来的几块银元,和一双针脚密实的厚底布鞋。

路过郭走丢房门前,她脚步不由停驻。门扉虚掩,透出暖黄的光,郭走丢正伏在案前,眉头微蹙,笔走龙蛇,侧脸在灯下显得专注而充满力量。徐碧城望着,手中攥着刚包好的油纸包,眼底流露出复杂的情愫——有羡慕,有感激,更有新生的决心。

郭走丢恰巧抬头,看见她站在门外,便笑着招手:“碧城?都收拾妥当了?”

“嗯,”徐碧城走进来,将温热的油纸包递过去,“明早的车。刚做的红菱酥,路上怕是不方便带了,你尝尝。”

郭走丢眼睛一亮,接过便咬了一口,酥皮簌簌落下,她满足地眯起眼:“好吃!碧城,你的手艺真是越发好了。”

看着她毫不作伪的欢喜,徐碧城唇角也弯起浅浅的弧度。她在郭走丢身旁坐下,沉默片刻,才轻声道:“走丢,这些日子,真的谢谢你。不止是谢你收留,更是谢你……让我看到了人还可以这样活。”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清晰:“我以前,总看着别人,希望别人来爱我、认可我、救我。现在我想试试,靠自己站起来,去爱别人,帮助别人。”

郭走丢放下吃了一半的红菱酥,转过身,紧紧握住她微凉的手。她的目光灼灼,带着一种能穿透迷雾的坚定:“你当然能。碧城,你从来都有这份力量,只是自己没发觉。前路还长,一步一步走,稳稳地走。”

徐碧城眼眶一热,重重点头。那话语中的信任,像一枚火种,彻底驱散了她心底最后一丝彷徨。

翌日清晨,天色未明,灰白色的雾霭弥漫在狭长的弄堂里,湿冷沁骨。一辆黑色轿车如沉默的甲虫,蛰伏在巷口。

徐碧城拎着小小的行李,站在济世堂的门槛前,蓝布棉袄在晨雾中显得单薄而决绝。孙大娘红着眼圈,拉着她的手怎么也不肯放,反复叮咛:“路上千万小心,到了那边就给大娘捎个信儿……天冷记得加衣,吃饭要按时……”

杜师傅话不多,只是将一个小巧的紫铜手炉塞进她包里:“路上取暖用,里面炭火都装好了。”

郭走丢站在稍后一步,看着她,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将一个小巧的油纸包递给她:“拿着,你爱吃的芝麻糖,路上甜个嘴儿。以后……多保重。”

徐碧城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一一谢过,最后目光落在唐山海身上。他穿着一件深色大衣,身姿笔挺地站在郭走丢身侧,目光平静而温和。

“山海……谢谢你,还有……对不起,以前……”她哽咽着,语无伦次。

唐山海微微摇头,截断了她的话,声音沉稳如山涧深潭:“前事不必再提。碧城,此去路远,珍重自身。唯有活下去,方有万千可能。”

徐碧城用力点头,泪水涟涟。她最后深深看了一眼济世堂的招牌,以及站在门口的每一个人,仿佛要将这一切刻在心里。然后,她毅然转身,钻进了那辆等候的轿车。

车门轻响,隔绝了内外。引擎低声轰鸣,车子缓缓驶动,碾过湿漉的石板路,悄无声息地融入浓雾深处,不见了踪影。

众人静立门前,望着空荡的巷口,良久无言。孙大娘终是忍不住,用围裙角按了按眼角。杜师傅沉默地抬手,重重拍了拍唐山海的肩,转身蹒跚入内。

清冷的空气中,只余下淡淡的离愁和一丝未散的药香,缠绕不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