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绍就坐在他的旁边,神情惬意地握着一把钓竿。鱼钩上没有鱼饵,金灿灿的锦鲤便绕着鱼钩竞相抢食。裴行则看了一会儿,笑着问他:“你是打算学姜太公钓鱼?”
初秋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细碎的光芒晃得翁绍微眯起眼睛。他刚要说什么,身后响起了一串脚步声。
翁汉俞和顾颐霏漫步走来。看着在池边坐了两个多小时,却一条鱼也没钓上来的翁绍和裴行则,忍俊不禁道:“要不要给你们拿一张渔网过来?”
翁绍摇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钓鱼是为养气。拿渔网捞,岂不是说明我动气了?”
顾颐霏拍了拍翁绍头顶的草帽:“我儿子这话说得有道理。”
裴行则颔首附和道:“这个池子里的鱼还是太少了。应该再放一百条。”
翁汉俞哑然失笑。心说这么小个池子,要是再放一百条鱼进来,只怕这些养得笨笨的锦鲤就要缺氧了。
“罢了。”翁绍收起钓竿,漫不经心地说道:“池小鱼少,即便投放再多鱼饵,也钓不上大鱼。”
他要是想钓大鱼,那就只能去海里打窝。
翁汉俞看着气定神闲的儿子,犹豫片刻,还是问出了口:“这次拍卖廖氏集团旗下的优良资产,你真不打算让自家人参与其中?”
翁绍看着空空荡荡的鱼桶,笑容可掬地说道:“看来有人不死心。不知道究竟是谁有这么大面子,竟然能找到爸爸当说客?”
“是你大伯和大伯母——”
话没说完,翁绍忽然轻笑出声:“这次收购廖氏集团,岳家跟在我们后面捡漏,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如今竟然又看上了廖氏的产业……未免有些贪得无厌了吧?”
翁汉俞叹息一声:“你大伯和大伯娘这么多年也受了很多委屈——”
“所以想在我这儿找补一下?”翁绍嗤笑。
不等翁汉俞再次开口,翁绍漫不经心地说道:“我这个人谈生意不喜欢攀交情。在商言商,他们如今也是廖氏集团的股东。既然想要竞拍廖氏集团旗下的产业,那就要遵守规矩价高者得。我总得为全部股东的利益负责。”
翁绍不会主动告诉别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马上就要到来。而他之所以会选在这个时候,将廖氏集团的优质资产全部拆分拍卖,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地筹集资金,去大洋彼岸干票大的。
愿意跟着他赚钱的,他不会辜负对方的信任。可既然有人贪得无厌,总想利用情感绑架捞过界,他也不会多管闲事。
且不说好言难劝该死的鬼,翁绍始终觉得,他当年被拐这件事,廖家固然是死有余辜,可是翁汉儒夫妇也未必是全然无辜。
这是一种毫无道理的直觉,根本找不到任何证据。但翁绍从上辈子一路摸爬滚打,险死还生那么多次,靠的就是自己的直觉。
所以他不会主动去坑大房,但也不会故作好心地提醒大房和方家,别在这个节骨眼上耗费巨资竞购明显溢价超多的不动产。
——反正等到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刮到香江的时候,他们有的是机会抄底扫荡。
第103章
如果不是导员打电话过来提醒翁绍旷课次数太多,翁绍差点忘了自己还是一名学生。
导员也对翁绍的经历惊叹不已。短短一个暑假的时间,翁绍又收购了一家市值过百亿的跨国集团。这件事在国内金融界传得沸沸扬扬,据说就连国际金融市场都有所耳闻。
要知道翁绍今年满打满算也才19岁。不到二十岁的天才操盘手,就这么水灵灵的名扬全世界了。消息传回京海的时候,他们学校师生都觉得与有荣焉。
得知翁绍接下来还要请假一段时间,导员也不催他回校报道,只是提醒他期末考试一定要回来考。否则会挂科,弄不好还要留级。
还是有点学霸包袱的翁绍不允许自己挂科留级。好在他上辈子也是学金融的,再加上这辈子时不时的温故知新,应对期末考试还是没问题的。
“我们都相信你没问题。”导员的声音从电话另一端传来,带着明显的暗示性:“学生的天赋就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的一部分。你在收购廖氏集团这个项目上,有很多操作值得拿到课堂上探讨。你完全可以根据这个项目写一篇论文……”
翁绍本来就是京海大学金融系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撰写论文,也算是按照他本人能力量身定做的小组作业。学校可以根据翁绍交出的论文质量,给他计算平时分。就算翁绍在期末考试时成绩差一点,他们金融系也有理由高抬贵手,给翁绍及格分。
——绝对不会让这么有天赋和影响力的学生真的因为挂科这么可笑的原因留级就是了!
导员言辞恳切,考虑得非常周到。翁绍也很乐意接受校方的好意。两人在电话里寒暄了一会儿,才意犹未尽地挂断电话。翁绍被身后伸出来的一双手臂搂入怀中。裴行则的下巴稳稳搭在他的颈窝,温热的气息喷洒在他的耳边。
“翁同学好忙!用不用我帮你写小组作业?”
翁绍轻笑:“你要帮我作弊?”
“整理资料的事儿,怎么能叫作弊呢?”裴行则亲昵地蹭了蹭翁绍的脖颈,一口含住他的耳垂,含糊不清地说道:“不过让我帮忙,是有条件的。”
翁绍含笑不语。他顺从地仰起头,反手按住裴行则的后脑勺往下压:“这个条件,够不够?”
……
两个月后,翁绍和他的团队低调抵达华尔街。随行的自然还有裴行则这位裴氏集团的总裁。一行人的到来引起了部分媒体的注意。只可惜远在大洋彼岸的娱乐媒体并没有香江狗仔那么给力,没有人知道翁绍跟华尔街上赫赫有名的数家金融机构到底谈了什么,只知道翁绍在华尔街呆了半个月,挥霍数亿美刀,离开的时候带走了几大保险箱的信用违约掉期产品。
在那之后,翁绍和他的团队们又辗转欧洲各国,陆陆续续又砸进数亿欧元。
随着翁绍的动作越来越大,一条小道消息迅速传遍全球金融界。都说来自东方的天才操盘手妄图凭借一己之力,做空全球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