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讲二叔家的事,可也投射出了自己的苦恼和郁闷。
按他的意思,三婶洪敏该来的。
这还是提到二叔李敢时,说二婶韩秀梅应该来的话头才听出来的。
不过刘茵解释了,前段时间老三李学才结婚,二婶韩秀梅是来了的。
所以这一次老太太做寿吉城没回来人李顺和刘茵都不挑礼。
她越是这么解释,三叔李同越是皱眉头,他心思重,家里的事也不说。
他不说李学武也能猜的出来,定是当时工作忙走不开,让三婶洪敏来,三婶推脱不想来,三叔这才找机会来京。
这些年三婶也就在他结婚的时候回来过一次,再没见有回来过。
三婶洪敏的父母都是搞文艺的,骨子里带着港风的浪漫与小资情调。
南方姑娘的生活习惯哪里能入得了老太太的眼,年轻刚结婚那会回来家里,处处表现的都不习惯。
老太太最钟意大儿媳刘茵,觉得这才是传统女性的标准,饭馆洋气的洪敏她不喜欢,觉得儿子只看重对方外貌了。
不过三儿子不养老,从当兵以后就不指望家里过生活,她也没多说。
这么多年过来了,洪敏也知道老太太当初没相中她,心里说没别扭是不可能的,但真要表达出来她也不敢。
她在这个家还不是老大呢,没她撒野的份。
心里有别扭不想来,李同又能说什么,只能自己来。
可听着大嫂关心起洪敏,他心里又像是堵得慌,今天喝的就有点多了。
说李娟,说李雪,又提起了李学文哥几个,一个一个地数着说。
他是三叔,甭说李学武身份如何,李学文身份如何,该听就得听着。
不要想三叔说对说错,对的当然要听,错的心里明白咋回事就行了。
不过该咋说三叔李同没有别的心思,看着哥仨发展的好那是打心眼里高兴,没半点虚伪。
李同是有点大男子主义的,心里知道重视姑娘,可还是有偏见。
李雪在红星钢铁集团工作,先是给领导当秘书,后来去港城培训,回来又担任了财务科副科长,她才十九岁啊。
不能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可现在看她是追上她二哥的脚步了。
当初李学武回到家时也是十九岁,还没有李雪的起点高呢。
李同是觉得大姑娘到了花季就该处对象,找个正经人家思考人生大事。
十九岁正是好时候,往后每多一年都是一份压力。
李雪在饭桌上并没有反驳三叔,可也没应什么,她就是这么个性格。
李学武倒是了解这个妹妹,有主意呢,不是心气高,而是主意正。
她还年轻,想找个合适的没毛病,李学武也认同她先把精力和心思放在工作上的态度。
人还是成熟一点再思考人生大事合适一些,十六七就订婚结婚的那种,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呢,能有什么独立思维。
李雪是找不着对象吗?
甭说当初彭晓力那么追她,就是现在也有不少小伙子主动接触她。
只是李雪看起来和气,骨子里却有股子骄傲,更喜欢有文化,有性格,最好是感情专一的男孩。
这一点也是受李学武影响,她是眼看着二哥如何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要有文化,要有思想,要有素质,还要有性格,但不能像二哥那么花心。
二哥是好二哥,身边那些事没跟她讲过,可也没瞒过她。
这么说吧,李雪几乎知道了二哥所有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