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们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从吴妈妈侄儿的手下逃脱,现在吴妈妈的侄儿生死未卜。
公子让她查药渣,很可能也是发现了问题,她意识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
她虽与公子不熟,但从相处中能感觉到,公子是个良善之人。
若是公子那日没有来到前院,没救下她,又或许落水后溺死在水里,这偌大的家业如今已经易主了。
杏儿一向是有恩报恩,有怨报怨。
天一亮,她就乔装打扮着要入城去拿药渣找郎中查验。
阿娘见她神神秘秘,加之昨日发生的事情,心中后怕,于是让她跟村里几个原本就要进城卖山货的哥哥们一起,路上彼此有个照应。
这里背靠大山,有很多山货可以卖,小蘑菇小野鸡这些拿进城卖去饭店,能贴补家用,还有许多名贵的药材,攒起来晒干了能去药铺卖。
昨日送杏儿回家的堂兄亦在其中,他陪着杏儿去布匹铺子拿了药渣。
又陪着杏儿重新买了镜子,杏儿多挑了一块作为答谢送给堂嫂。
等到山货卖完,请了一位郎中随他们一起回家。
旁人问起,杏儿只说是给阿娘请的郎中。
大家都知道她娘身体不好,没人心中疑惑,这郎中常常从他们村里人手里收草药,倒也能信得过。
堂兄照例赶着牛车把她和郎中送到家,带着杏儿送的镜子回家。
杏儿先带着郎中给她阿娘瞧病。
郎中给她娘瞧病次数多了,对她的症状了如指掌,随后将病情告诉她们。
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天生体虚,多喝些补气血的药,好好养着,慢慢调理总能好。
杏儿让自己的阿娘带着弟妹出去,随后把今日取出来的药渣给郎中看。
“先生看看我这副药如何?可能给我娘用。”
郎中仔细看了一下,将药渣盖上,随后压低声音,一脸警惕地问:“姑娘,你确定这是给你娘用的药?”
杏儿见郎中这表情,问道:“怎么了?不能用?”
郎中捋了一把胡须,“这药开得巧妙。”
杏儿不解:“劳烦先生细说。”
郎中先卖了个关子,“能吃得起这个药的,非寻常人家,姑娘,你这药的来历不会引来杀身之祸吧?”
杏儿道:“先生,杏儿绝不会将你供出,还望先生明示。”
郎中想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将真相说出来。
“这药,明面上看是滋补的良药,实则懂行的老郎中都知道这是毒药,长期服用身体亏空,最终会气亏而亡。”
杏儿惊讶得说不出话,据她所知,这个药公子一直在喝,很多年了。
“药方里最重要的几味药都是补气血的,一旦过量就变成了毒药,通常不会全都用在一个方子里。”
闻承暻若有所思,又仿佛漫不经心的问道:“你在家时,这些琐事,难道就没有一个知心人打理?”
什么知心人,我看昔墨几砚就挺知心的呀。
萧扶光有一瞬间没反应过来他话里的意思,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脸色爆红:“殿下瞎说什么呢!臣连亲事都没定下,哪里会有什么知心人!”
明明是名满京都的浪荡子,却在听到这种连荤话都不能算的玩笑时如此害臊。
大雍的储君殿下低头一笑,将心头突然涌上的一点小窃喜悄悄地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