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A!优化平台检索功能,给案例加‘症状+人群+方法’标签——纸质索引更新慢,村医上山带不动,标签检索手指一点就能找,才符合边疆的使用场景!”
沈文把玉罕的反馈截图拍在桌上,截图里她连着发了三条消息:“找‘傣族老人关节疼’的案例翻了23页”“搜‘虫咬’出来全是其他民族的,分不清”“昨天有老人来问,我找案例花了20分钟,老人等得都急了”。苏禾跟着叹气:“现在500多条案例堆在专区里,像没整理的柴火,村医想抽一根得扒半天——标签就是‘捆柴火的绳’,得把案例分清楚。”
夏溪立刻拉着叶蓉的技术团队开研讨会,确定标签体系的核心逻辑:“要让村医‘想什么就能搜什么’,不用记复杂分类。”最终定了三类必加标签,每类再拆细分项,还特意避开专业术语:
1。症状标签:按“老人常说的不舒服”分类——比如“关节疼”“肚子胀”“头晕”,不写“关节腔积液”“消化不良”;还加“关联症状”选项,比如选“关节疼”时,能再选“下雨前加重”“蹲不下去”,精准定位风湿性、劳损性关节问题。
2。人群标签:按“边疆常见人群特征”分——比如“傣族老人”“景颇族小孩”“哈萨克族牧民”,还加“特殊情况”,比如“独居老人”“孕妇”,方便村医快速筛选适配案例。
3。方法标签:按“村医能首接用的办法”分——比如“草药敷”“饮食调整”“紧急转诊”,不写“保守治疗”“对症处理”;还标“是否要药”,比如“山薄荷敷虫咬”标“不用药”,“肠胃炎吃蒙脱石散”标“需用药”,帮村医判断是否要准备药品。
可标签体系刚上线,就遇了“村医不会打”的难题。景颇族村医勒干传“小孩被毒蚂蚁咬”的案例时,盯着“症状标签”半天没点:“我知道小孩‘腿肿了、痒’,可标签里没有‘腿肿’,只有‘皮肤肿’,不敢乱选怕标错。”
沈文立刻让团队做两个调整:
第一,加“智能标签推荐”——村医输入案例标题或描述,平台自动推荐匹配标签。比如勒干写“景颇族小孩被毒蚂蚁咬,腿肿痒”,平台会弹出“症状:皮肤肿、痒;人群:景颇族小孩;方法:草药敷”,村医只需确认或修改,不用自己选。
第二,让“本土审核员”补标签——每个省份的2名审核员,除了审真实性,还要帮没标全、标错的案例补标签。云南的玉罕成了审核员后,每天花1小时帮傣族村医补标签:“有个村医传‘老人吃生腌鱼拉肚子’,只标了‘肚子不舒服’,我帮他加上‘症状:拉肚子;人群:傣族老人;方法:喝姜糖水’,这样别人搜‘傣族老人拉肚子’就能找到。”
调整后的第三天,玉罕就发来反馈:“今天找‘傣族老人关节疼(下雨加重)’,选了症状‘关节疼+下雨前加重’、人群‘傣族老人’,一下就出来3条案例,只用了3分钟!”案例里有个“跳孔雀舞导致关节疼”的方法,正好适合村里爱跳广场舞的老人——“让老人跳的时候少蹲,每天用艾草煮水泡脚”,玉罕用这个方法帮5位老人缓解了疼痛,老人笑着说:“现在找玉罕看病,不用等半天了!”
勒干的体验更明显。之前他帮景颇族小孩看虫咬,得翻20多页,现在选“症状:皮肤肿+痒;人群:景颇族小孩;方法:草药敷”,首接跳出他之前传的“山薄荷敷”案例,还关联出傣族村医传的“薄荷水擦”方法。有次小孩家长问“能不能用别的草药”,勒干点开关联案例,告诉家长“村里的薄荷也能用,效果一样”,家长当场就去采了薄荷,孩子的肿当天就消了。
为了让村医熟悉新功能,夏溪带着团队做了“检索教程短视频”,用边疆语言讲解——给维吾尔族村医的视频里,米热古丽用维吾尔语演示“怎么找哈萨克族老人高血压案例”;给藏族村医的视频里,卓玛用藏语教“选‘症状:头晕+走路晃’找高原反应案例”。视频里没讲理论,全是“点这里、选这个”的实操步骤,村医存到手机里,看不懂就随时看。
上线一个月后,团队做了次调研,数据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村医找案例的平均时间,从20分钟缩短到4分钟,92%的村医表示“现在能快速找到想用的案例”;
-案例使用率从之前的35%升到78%——之前很多案例因为找不到,传了就没人用,现在“傣族生腌鱼肠胃炎”“景颇族毒蚂蚁咬”等案例,被其他村医借鉴了上百次;
-老人满意度又涨了11%,有位藏族老人说:“卓玛现在找方法快得很,不用我坐着等,看完病还能赶回去转经。”
叶蓉的技术团队还加了个“检索记忆功能”——村医常搜的标签会自动排在前面,比如玉罕常搜“傣族老人”,下次点开人群标签,“傣族老人”就排在第一,不用再翻找。勒干笑着说:“现在我点开平台,就像看到自己的笔记本,常用的都在眼前,太方便了!”
可新的问题很快又冒出来。新疆的哈萨克族村医哈力给沈文打电话,语气困惑:“我搜‘牧民关节疼’,出来的案例有‘草药敷’‘烤电’‘转诊’,我不知道该选哪个——老人说疼得厉害,我该用哪个方法才对?”
苏禾翻了翻相关案例,发现确实有这个问题:标签能帮村医找到“同类案例”,却没法告诉他们“哪种方法适合当前情况”。比如“关节疼”轻的能用草药敷,重的得转诊,可村医分不清“轻重”,只能瞎选。
沈文看着哈力发来的案例截图,意识到“检索快了,还得帮村医‘选对’”——不然找得再快,用错方法还是会耽误老人,这比找不着案例更麻烦。
【你选决定主角命运!】A。给案例加“症状轻重标签”,标注“轻中重”适配方法B。在检索结果页加“村医问答区”,让村医实时问选哪种方法——选A扣1,选B扣2!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