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司马师死后曹髦打出起死回生牌 > 第58章 哑鼓未歇刀藏礼箱(第2页)

第58章 哑鼓未歇刀藏礼箱(第2页)

“一群读书读傻了的蠢货!”他啐了一口浓痰,转身离去。

沉重的院门再次合拢,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怀疑。

片刻后,那如泣如诉的诵经声再度响起,一字一句,沉缓有力,像铁钉钉入夜幕,也钉进了每个人的心脏。

自那夜之后,洛阳的天便阴了下来。

乌云低垂,压得宫檐喘不过气。

蝉鸣绝迹,井水泛腥,连最迟钝的老龟也都缩进泥中。

少年们依旧每日诵经习阵,动作愈发整齐,眼神却越来越亮——那是仇恨熬煮多年终于沸腾的征兆。

某一夜,雷霆炸裂,暴雨倾盆而下。

豆大的雨点抽打着飞檐,噼啪作响,仿佛天地都在为一场誓约擂鼓。

三百名少年立于宗庙之内,雨水顺着发梢滴落,在领口积成小洼,寒意渗入脊背,却无人颤抖。

他们站成三排,静默如碑。

殿门无声开启,一道黑影踏入。

曹髦未撑伞,龙袍早己湿透,紧贴身躯,勾勒出嶙峋肩骨。

布料贴肤时带来黏腻的冷感,水珠顺颈滑落,如蛇行。

雷光一闪,照亮他苍白的脸与眼中燃烧的火焰。

他走到先祖灵位前,从玉圭匣中抽出环首刀,寒光乍现,空气中弥漫开一丝淡淡的血腥预兆。

刀锋划过掌心,鲜血涌出,一滴滴坠入青铜鼎中,与烈酒相融,发出“滋”的轻响,腾起一阵混合着铁锈与酒香的奇异气味——那香气浓烈而诡异,令人心跳加速。

少年们依次上前,割掌滴血,伤口刺痛如针扎,但他们咬牙不语,лишь齿间渗出血丝。

血指在黄绢上写下“护魏”二字时,墨迹与血痕交融,字字如烙,指尖留下黏稠的触感与温热的腥气。

火盆轰然燃起,烈焰冲天,热浪扑面,炙烤着每一个人的脸颊,睫毛微蜷,皮肤绷紧发烫。

三百双眼睛在火光中亮如寒星,倒映着跳动的火焰,也映出了未来的血路。

与此同时,宫墙之外,老陶工点燃熏香作为信号。

青烟挣扎着升腾,在雨幕中勉强勾勒出半个“刃”形,旋即破碎消散——如同他们蛰伏多年的意志,虽难成形,却从未熄灭。

城内七十二义仓早己约定:见烟即启匣,阅令而动。

暴雨歇止,洛阳重归沉睡。

湿漉漉的青石板倒映着稀疏星光,仿佛昨夜一切杀机,皆为幻梦。

相国府中,一灯如豆。

冯彧接过成济报告,目光扫过“一切如常”西字,久久未动。

案头压着一份未批复的文书:数日前,巡夜郎中曾报“子时闻宗庙有踏步声,似非诵经节奏”,却被斥为妄言。

他修长的手指轻叩案几,节奏缓慢而沉重,如同更漏滴答。

窗外风停雨歇,但他心头那根刺,愈发尖锐。

忽然起身,亲自走向卷宗深处。

指尖掠过一排排禁军轮值簿,最终停在一册边缘焦黑的旧档上——那是三年前大火焚毁南阁时抢救出的残卷。

他轻轻翻开,一页空白名录赫然在目,唯有角落一行小字墨迹如新:

“丙寅批次,调拨宗庙礼生,共计三百。”

冯彧的手指顿住,烛火映照着他眼中一闪而过的寒光。

“礼生……不需要签名画押。”

他缓缓合上簿册,低语如风:“但刀,总会留下痕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