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司马师死后曹髦打出起死回生牌 > 第66章 火烧名册仁政开篇(第2页)

第66章 火烧名册仁政开篇(第2页)

他急令亲信部曲,火速赶往现场阻止。

然而,他的人马刚冲到街口,便被一队手持木铃、身着布衣的壮汉拦住。

为首之人声如洪钟:“新校尉有令:校尉府五十步内,禁带兵器,禁喧哗!”

这队人正是郑袤三日前以“整肃市井”为由奏请组建的“义仓巡队”,皆由曾戍边归乡的老卒组成。

他们虽未披甲,但常年沙场磨砺出的煞气凛然,站姿如松,目光如刀,手握木棍却似执戈持矛。

他们身后,数十名百姓自发列阵,多是曾遭告密牵连之家眷,眼中燃着隐忍多年的怒火。

他们沉默伫立,形成一道无形的人墙,呼吸声汇成一片低沉的潮音。

贾充的部曲面面相觑,竟无一人敢再上前一步——那不是畏惧武力,而是面对民心所向时,连凶戾也自惭形秽。

消息传回,贾充听闻回报,气得咬牙切齿,一拳砸在廊柱上,指节崩裂,血染朱漆。

“曹髦这是要斩我爪牙!”

而在偏院幽室之中,荀勖静坐不动,手中捏着一片半焦的竹片,指尖微微颤抖。

墨迹扭曲断裂,唯见“王”字起笔遒劲,其下“通蜀”二字残划隐约可辨。

他仿佛看见自己去年亲手写下的构陷之词,正从灰烬中爬出,化作索命的冤魂。

他忽然发出一声苦笑,笑声低哑如夜枭啼鸣,寒意彻骨。

“原来如此……原来陛下不是在争一时民心,他这是要釜底抽薪,断我们所有人的反扑之路。”没了名册,那些曾经的告密者便成了惊弓之鸟,谁还敢再轻易出卖同僚?

谁还愿为司马家充当鹰犬?

这盘根错节的监察之网,竟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他提起笔,本想再写一封密信详陈利害,可笔尖悬在纸上,却迟迟无法落下。

他颓然意识到,有些棋,一旦失了先手,连写信的人,都可能快没了。

黄昏时分,血色残阳染红了西天,云层如凝固的血痂。

曹髦独自一人登临西苑角楼,凭栏远眺。

司隶校尉府方向,火光虽己熄灭,但一缕若有若无的青烟仍笔首地升上天空,宛如一支巨大的墨笔,正在暮色苍茫的天幕上,书写一个无形的“仁”字。

风掠过他的鬓角,带着远方尚未散尽的焦香。

他轻轻抚过袖中那份刚刚由心腹送达的密报,纸张的触感冰冷而坚实,棱角分明,如同即将落下的第一枚棋子。

南郊的死士己成功潜入武库外围,三十六名信使己全部接应到位,随时可将诏令传遍京畿各营,而那支由宗室子弟组成的血誓营,三百名热血少年,己在地窖中磨亮了兵刃,静候了整整七日。

他收回目光,望向沉沉夜幕下轮廓狰狞的宫城,低声自语:“棋局开了,该动第一子了。”

七日前月下,他曾握住那位老乐正的手,声音低沉却坚定:“若闻危局,请代我擂鼓鸣金。”

话音刚落,远处巍峨的钟鼓楼上,暮鼓停歇,随即竟毫无征兆地响起了激昂的乐曲。

那是大汉军中流传下来的《风起云涌》,编钟撞响,战鼓雷动,箫笳齐鸣,金戈铁马之声穿透夜色,响彻全城。

这一次,它不再是无声的预兆,而是冲锋的前奏。

整个洛阳城,在这突如其来的雄壮乐声中陷入了一瞬间的寂静,旋即又被更大的惊疑与不安所笼罩。

无数人从睡梦中惊醒,披衣而出,茫然西顾,不知这深夜的战歌,究竟预示着谁的末日,又将迎来谁的新生。

夜色深沉,杀机暗藏,一场席卷权力中枢的风暴,己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然拉开了序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