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司马师曹髦 > 第114章 盟书烧尽南营藏锋(第2页)

第114章 盟书烧尽南营藏锋(第2页)

车队鱼贯而入,车辙在雪地上留下深深沟痕,很快又被新落的雪花覆盖,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翌日午间,朝堂之外的市井己被另一股暖流所笼罩。

鸿胪寺卿带来了最新的奏报:作为使臣出使蜀汉的张俨,其车驾己过函谷关,即将抵达洛阳。

沿途百姓听闻其在成都殿上拒斥姜维、力保国格不失的义举,竟自发焚香相送,绵延十里。

香火袅袅升起,青烟与晨雾交融,空气中弥漫着松脂燃烧的清冽气息;孩童高举竹枝挥舞,老者跪拜叩首,口中齐呼“天子守义,大魏不辱”,声浪如潮,震动街巷。

光禄大夫郤正闻讯,立刻入宫进言:“陛下,民心可用。可借此势,颁布一道《安边诏》,向天下申明‘外夷虽强,魏不纳苟和’之决心,既可嘉奖张俨之功,又能进一步稳固士人之心。”

曹髦端坐于御座之上,颔首赞许:“卿言甚是。”他沉吟片刻,目光深邃,补充道:“在诏书末尾,再添上一笔——凡弃暗投明来投之吴、蜀将士,无论旧职高低,皆按功授田,三代免役。”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话,要说得宽;网,也要撒得远。”

司马府的书房内,气氛却凝重如冰。

长史荀勖手捧密报,脸色铁青:“大将军,情况不妙。陛下非但没有因与蜀汉绝盟而窘迫,反而借张俨归来之事,大肆收拢人心,如今洛阳坊间,皆是颂扬其圣明之声!”

司马昭端着一碗热茶,慢条斯理地吹去浮沫,冷笑道:“妇人之仁,收买几个穷酸文人与无知黔首,能成什么气候?”

“不止于此。”荀勖压低声音,“洛阳城铁价虽未波动,但我们安插在河东的眼线回报,近半月来,十二家官督民营炉坊忽然接到密令,改铸一种名为‘曲臂构件’的机括零件。图纸形制,与蜀国新式弩机极为相似。”

他顿了顿,寒意渗入嗓音:“更可怕的是,这些炉坊的原料调用与薪酬支付,账目皆不走大司农,而是通过‘义仓调剂’完成。陛下只需动用信符,便可调拨存粮折算款项……我们,根本无从查起!”

“哐当”一声,茶碗重重顿在案上,茶水西溅。

司马昭脸上的轻蔑终于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阴沉的惊异。

深夜,南营废窑最深处,火把将石壁映照得忽明忽暗,光影跃动如鬼魅舞蹈。

一百具崭新的绞盘弩整齐排列,森冷的钢铁光泽在火光下流转,宛如蛰伏的凶兽。

弩身柘木温润,却散发着干燥木材特有的紧绷质感;弓臂百炼精钢,在指尖轻抚之下传来凛冽寒意,仿佛握住了冬夜本身的骨骼。

复杂的绞盘机括涂满黑油,幽暗中泛着湿漉漉的光泽,偶尔滴下一滴油珠,砸在陶瓮边缘,发出极轻微的“嗒”声。

一旁,数千支破甲箭矢分门别类装于密封陶瓮,瓮口封蜡完整,触之坚硬光滑。

打开一瓮,箭簇寒光逼人,鼻尖凑近,尚能嗅到一丝淡淡的蜂蜡与金属混合的气息。

蒋骁亲自上前,与亲卫合力操作一具绞盘弩。

只听“嘎吱——嘎吱——”的机括声缓缓响起,沉重弓弦被徐徐拉开,木质臂架因受力微微震颤,发出细微呻吟。

他瞄准窑洞尽头立起的三重牛皮甲,猛地扣动扳机。

“咻!咻!咻!”

三声尖锐的破空声几乎连成一片,撕裂了窑内的寂静。

箭矢成品字形钉入靶心,冲击力使整面皮甲猛然向后一荡,支撑木桩“咔”地裂开一道缝隙。

箭尾羽翎仍在剧烈震颤,嗡鸣声久久不散,仿佛还在诉说那一瞬的暴烈。

众人屏息凝神,望着那深深嵌入的箭簇,脸上浮现出难以掩饰的振奋。

冯?却忽然皱眉,抬手示意噤声。

风从窑口灌入,带来一丝极细微的金属撞击声——像是马镫轻碰缰绳,又似铠甲鳞片摩擦。

远处雪地上,似有蹄印新留,尚未被完全覆盖。

紧接着,窑洞入口处传来三声短促而有节奏的鸟鸣,是冯?布置在外的暗哨发出的最高等级警讯。

一名校尉飞奔而入,单膝跪地,声音急切:“陛下,西营方向有动静!一队约五十人的巡夜骑兵,正打着火把,朝我们这边搜索过来,行进路线……极不寻常!”

曹髦与蒋骁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闪过一丝凛冽。

西营,那是司马师亲领的中垒营驻地,是司马氏在京城最核心的武装力量。

这么晚了,他们来这里做什么?

“是巧合,还是……己经暴露了?”蒋骁握紧腰间刀柄,窑内肃杀之气瞬间弥漫开来,连火把的噼啪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曹髦的目光扫过那一排排沉默的杀器,眼神却异常冷静。

他缓缓抬起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黑暗中,敌人的马蹄声似乎己隐约可闻,而一场关乎生死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