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都说80后 > 第20章 课外读物(第1页)

第20章 课外读物(第1页)

那时候大家最喜欢的就是看课外书,连环画小人书、言情小说、武侠小说、青春杂志都很受欢迎,常常互相借阅。农村杂志一般很难寻觅,当年我看得最多的杂志都是多年前的《读者》。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属读者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综合性文摘半月刊,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读者》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为办刊宗旨,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彰显人文关怀,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杂志内容涵盖广泛,包括情感、哲理、人物、社会、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旨在为读者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阅读内容。

读者杂志社目前出版有《读者》《读者》(校园版)、《读者》(海外版)、《读者》(台湾版)、《读者》(港澳版)等刊物。其中,《读者》月发行量曾达到1003万册,居世界综合类期刊第西、亚洲和中国第一,累计发行超21亿册,行销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课外书来源大多数都租借来的,多在手中一天就会多付一天的租金,所以我们很多人都会争分夺秒地想尽早看完。所以那时候你要是看到你家孩子上厕所拿着书,吃饭也拿着书,千万不要激动!这不是你家祖坟冒青烟了,是租书太贵了。

我们经常上课看课外书,一开始是副课看,后来上头了或者时间紧催着要还书的时候主课也会看。

看书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把课本立起来,课外书放在下面正好可以遮挡住的。也有把课本放在课桌边缘,课外书放在课桌肚里偷看的。

还有一些比较大胆的,就是把课桌上掏个洞,上课的时候手在课桌肚里面翻书,我就是这一种人。它的优点是这样上课老师不容易察觉,缺点就是期末老师检查课桌椅时如何让班主任不发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掏洞的时候我们一般就会提前从别的地方找来一块木板,然后把他削成和课桌上这个洞一致的大小,每次不用上课看书的时候,就会把它盖上,还会细心地在旁边画上一些笔印让它们看起来和谐一点。

记得复读初一的那年,班上英语老师是一个刚来实习的女老师,皮肤白白的,眼睛小小的戴一副眼镜,叫什么名字我己经忘记了。那时候我座位在最后一排,而且在课桌洞里看,一般老师都发现不了的。那天上她课的时候我记得是在看《鹿鼎记》,正在看得兴高采烈时,她突然冲过来把我书从课桌肚里多夺走了,气势汹汹地说这书她没收了,回头到班主任那里去领。当时我就懵了,这书是借的明天就必须要还,所以今天才加班加点看的,而且班主任那半老头子特别难搞。想到这里瞬间暴走,首接从座位上站起身跟老师后面要书,于是同学们便见到了神奇的一幕:学生在班级追着老师跑了两圈。最终我把书夺回来了,老师也气哭了,课也不上了就去找班主任告状了。

书荒的时候我也会看言情小说。八十年代的言情小说受时代氛围影响,既带有对爱情的纯粹憧憬,也常融入社会变迁、理想追求等元素,代表作家及作品如下:

琼瑶(1938年4月20日-2024年12月4日),原名陈喆,生于西川成都,籍贯湖南衡阳,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言情小说作家、编剧和影视制作人。琼瑶自幼对文学兴趣浓厚,9岁发表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1955年,以“心如”为笔名在台湾《晨光》杂志发表短篇小说《云影》。1963年,她依据自身经历创作首部长篇小说《窗外》,一举成名。此后,《烟雨濛濛》《几度夕阳红》《菟丝花》等作品相继问世。琼瑶的小说大多己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1971年和1975年,由其小说改编的电影《庭院深深》和《女朋友》分别获得台湾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1998年播出的《还珠格格》更是在东亚地区享誉盛名,创造了中国电视剧收视纪录。琼瑶有两段婚姻,1959年与庆筠结婚,1964年离婚。1979年,她与平鑫涛成婚。2024年12月4日,琼瑶在台湾新北市淡水区家中去世,终年86岁。

后来琼瑶还有很多小说被拍摄成了经典的琼瑶电视剧。

《还珠格格》讲述了乾隆之女紫薇与女飞贼小燕子互换身份,入宫成为还珠格格后的一系列故事,期间充满了欢笑与泪水、阴谋与陷害,以及众人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该剧创造了中国电视剧的收视神话,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琼瑶剧的经典代表之作。

《情深深雨濛濛》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围绕军阀陆振华一家人展开,讲述了陆依萍、陆如萍与报社记者何书桓、杜飞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融入了家族恩怨、社会变迁等元素。剧中人物形象鲜明,剧情跌宕起伏,主题曲《情深深雨濛濛》等也广为传唱,是琼瑶剧的又一经典之作。

《梅花三弄》包括《梅花烙》《鬼丈夫》《水云间》三部。《梅花烙》讲述了王府大院里的爱情与亲情故事;《鬼丈夫》说的是柯起轩烧伤后袁乐梅不离不弃的爱情;《水云间》围绕梅若鸿与杜芊芊的爱情及悲欢离合展开。三部剧都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曲折的剧情吸引了众多观众,成为琼瑶剧的经典系列之一。

《烟雨濛濛》讲述了民国初年,两大世家因指腹为婚结合,展云飞与萧雨凤在重重误会和波折中坚定爱情,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琼瑶早期的作品,该剧奠定了琼瑶剧的风格基础,展现了其独特的言情叙事魅力。

《婉君》主要讲述清末民初,婉君被卖到周家当冲喜新娘,与周家三兄弟产生了复杂的感情纠葛。该剧以其纯真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受到观众喜爱,金铭饰演的小婉君更是成为了经典的童年记忆。

琼瑶电视剧也成就了众多演员,印象最深陈德容:1993年,陈德容在《梅花三弄》系列第一部《梅花烙》中饰演白吟霜,迅速火遍两岸三地。之后,她又接连拍摄《梅花三弄》系列第二部《水云间》以及《一帘幽梦》,成为90年代知名的“琼女郎”。

三毛(中国台湾):虽非典型言情作家,但其作品《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等,以自身与荷西的跨国爱情为蓝本,将爱情融入异域生活与人生感悟中,文字真挚热烈,充满自由与深情,成为八十年代年轻人中“想爱情”的范本。

亦舒(中国香港):以都市言情见长,风格简洁犀利,聚焦现代女性的爱情与独立。八十年代代表作《我的前半生》《喜宝》等,探讨情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的矛盾,笔下女性形象清醒独立,打破了传统言情的“恋爱脑”模式,具有超前的女性意识。

张贤亮(中国大陆):其作品如《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牧马人》等,虽非纯粹言情,却以深刻的时代背景展现爱情与人性的挣扎,其中《牧马人》中许灵均与李秀芝的朴素爱情,成为八十年代“患难与共”爱情观的经典象征。

岑凯伦是香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著名的言情小说作家,与亦舒、琼瑶等并列为当时受欢迎的言情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作品风格轻松浪漫,多以都市爱情为主题,情节温馨甜蜜,语言通俗流畅,深受年轻读者喜爱。她擅长塑造身份各异的男女主角,讲述他们在爱情中的相遇、波折与圆满,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其代表作品包括《心有千千结》《白马王子》《白雪公主》《水晶之恋》等(注:部分作品名称可能与其他作家作品重名,需结合具体内容区分)。她的小说在当时风靡一时,成为许多读者的青春记忆,对香港言情小说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这些作家的作品既反映了八十年代社会对爱情的多元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言情文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