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悍夫郎by燕旋TXT > 6070(第27页)

6070(第27页)

于庆隆心想你说反了。

现在是我自己想要。

虽说一想到生育风险他也不是全然不在意,但他是真觉着小孩子特别萌。那就像个小太阳一样,家里如果能有一个,温暖程度估计得大幅度提升。

等到再过三个月的,到时已近深冬,猫在被窝里的时间久,他跟方戍也可以试试要一个。这样的话就算很快有了,方戍去赶考时他应该也可以跟着去,到时候钱估计也能多赚不少。

两人出门早,中午就赶回了下溪村。

方丁满去地里了没在。方吴氏跟大哥两口子刚吃完饭。

方吴氏说:“我留你阿爹跟正哥儿在这吃饭,他们说啥也不肯留下。”

于庆隆知道方吴氏是个爽快人,不会在这种小事上跟他撒谎,便道:“没事的娘。要不然我父亲回去也得吃饭。我阿爹这人面皮儿薄,让他在这吃他也不好意思。”

方吴氏说:“那快重阳节了。到时让你父亲阿爹他们都来这过吧?他们把你二哥和小阿兄也叫上,再叫上你方山哥一家,咱们一起过,也补了没过中秋节的那份热闹。”

于庆隆想想觉着也是个好主意,便应下了。

他跟方戍吃了午饭,接着便分两头,他去堂屋继续做布包,方戍在书房里学习。

下午阿爹跟李正又回来继续做包。于庆隆把那几个顶针放进一个小筐里让大伙看着需要自行取用。

他还用极简略的线条把书包的制作步骤干脆画下来。然而画完之后他渐渐意识到,其实并不太需要。

在场的人做针线活大约就跟他上一世背法律法规一样熟。他们根本就不用他怎么指导,只要在关键处点拨两句,之后全都能自己做,而且个个手艺好。

大概好到什么程度呢,大概就是做了一半的时候就能明显看出来,所有人手里的包质量都比他给方戍做的好很多。

大约是因为长期面临资源匮乏的问题,他们做这些事的时候会格外专注,也更为用心。那是已经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他们甚至会快速针对当下的问题提出更高效的方法。

他阿爹提出麻绳内胆包的底部可以用织布机织,速度更快,而他婆婆则提到向上四个面可以换一种方法编。比如把一张四条腿的凳子倒扣过来,将包底放在凳子的底面上对角铺平,接着把编底部延伸出来的那些麻绳全部竖立固定到上头,再用一根纬线把它们一圈圈交错着绕,这速度就比纯手工编要快得多得多。

“就是这往上没有系的地方。”方吴氏郁闷地说,“要不缠一圈麻绳,再往麻绳上绑来试试?”

“那样肯定会有高低差别的娘,不如干脆用几根方木条钉上,弄个固定的,这样做出来大小也一样。”于庆隆道,“你们这好主意可真多。”

“没你多。”方吴氏笑说,“这不是怕赶不及了,只剩下五天了。”

“那你们先编,我去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木材我现做一个带四梁的小‘凳子’。”

正好在德馨书舍时那位公子订的是四个书包。现在这四个人手里的麻绳包内胆已经快做成了。这四个已经不能用新方法试,但他可以新起一个。

于庆隆在给方戍装木料用的袋子里看了看,发现还真有些能用的。

主要还是他从家里带过来的,二哥背回来的木料。他原是带来想着给方戍做些木玩,但忙起来也没能做什么,这会儿倒能派上用场了。

家里有锤子,也有钉子,都是人菜瘾大的秀才公子自己为了做手工买的,但实际没用上多少。

于庆隆算好之后开始叮叮当当敲起来,没一会儿便做出一个很简单的四梁四脚凳。

这东西,其实就是个有单面底,其他地方镂空的长方体。

他手里刚好有个只编了底的麻绳内胆包——也是为了做新尝试弄出来的。他便把这东西对准凳子底部放好,再将经线一条条绑在横梁上。

之后他用一条纬线交错绕这些经线,弄着简直不要太快太方便!

“等下个开始咱们就这么弄吧。”于庆隆说,“用这小‘凳子’的人就编麻绳内胆包,不用它的人就先做外布包。这样大家不冲突,速度还能提上来。”

“这主意好。”大嫂说,“这样还不费手,还快。”

“我原还担心八天做不完那么多个呢,这下准能做完了。”李正说着轻轻拍拍就在他旁边睡觉的严盼。孩子睡的是个小摇篮,这东西据说是方戍小时候用过的。

严盼已经会爬了,醒着的时候放上面不安全。但睡着了放在上头可方便得很。

这东西是落在地面的,于庆隆看到摇篮摇,脑子里便又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但他没说,接着编麻绳包。

当天下午太阳下山时,他们便把手里起了头的麻绳内胆包全都做好了,包括于庆隆最后面弄的那个,也就是一共有了五个包。

一伙人约定第二天再做布包表皮,便散了。

待吃过晚饭,方吴氏把于庆隆叫屋去,给于庆隆拿出来二百文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