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件事将不了了之时,国内最大的视频网站B站,一条由一位ID名为“物理博士Dr。W”的UP主发布的视频,悄然上线。
视频的标题简单粗暴——《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科学告诉你林风的绝平球到底有多牛!》
视频一开头,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颇有学者风范的UP主,就首接抛出了一个三维建模的足球场。
“大家好,我是Dr。W。作为一个资深球迷兼大学物理老师,昨天那场比赛,气得我一宿没睡。所以,我连夜建了个模,我们今天就用科学,来打某些人的脸。”
接下来,视频通过高清慢放和三维动画,将林风那一脚射门的全过程,进行了毫米级的拆解分析。
“首先看发力点,林风的脚背结结实实地抽在了足球的中下部,这赋予了球极高的初速度和极低的的旋转。”
“再看第一次弹地,根据皮球的形变和弹起角度,我们可以计算出,它在落地前的瞬时速度高达110公里每小时!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己经达到了职业顶尖重炮手的水平!”
“最关键的来了!第二次弹地后的诡异变线!”
UP主将画面无限放大,用红色的箭头和复杂的公式标注出了足球的运动轨迹。
“很多人说这是草皮不平导致的,但根据我的力学模型分析,这种幅度的二次偏转,只有一个可能——马格努斯效应!也就是说,林风在射门时,用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赋予了皮球侧向的旋转力矩!”
“至于赵凯到底碰没碰到球?”UP主冷笑一声,首接将赵凯的模型调成了半透明。
“看清楚了,各位!皮球从弹起到变向,整个过程距离赵凯的脚尖,最近的距离是8。7厘米!除非他会隔山打牛,否则他不可能对足球的轨迹产生任何影响!”
视频的最后,UP主掷地有声地给出了结论。
“综上所述,这是一粒完全由林风主导的、结合了暴力美学与精妙技巧的世界波!裁判的越位判罚,从科学角度来看,荒谬至极!”
视频一经发布,瞬间在网络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卧槽!技术帝!给大佬跪了!”
“8。7厘米!这分析也太硬核了!黑哨,没得洗!”
“我就说嘛!那球变线那么诡异,怎么可能是那个前锋碰的!原来是马格努斯效应!虽然听不懂,但感觉好牛逼!”
视频的热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很快就冲上了B站热门第一。
紧接着,更多的“大佬”下场了。
国内好几位知名的物理学者、足球名宿,甚至是退役的裁判,都纷纷转发视频,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给出了判断——赵凯没有碰到球,林风的射门是个好球!
舆论彻底被引爆!“国足U16遭遇黑哨”的话题,首接空降微博热搜榜首!
而就在这股风暴愈演愈烈之时,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官方”,下场了。
英超豪门,曼城足球俱乐部,竟然在其官方社交账号上,转发了那条物理分析视频!
不仅如此,半个小时后,曼城官方更是发布了一条由他们自己制作的、运用了顶级三维动画技术的短视频。
视频里,他们用数十个虚拟摄像机角度,将林风那一脚射门进行了全方位的还原和渲染,配上激昂的音乐和一行醒目的英文标题:
“Incrediblegoal!Thisistheartoffootball!”(不可思议的进球!这就是足球的艺术!)
这一下,彻底捅了马蜂窝!
“我丢!曼城官方都下场了?这下国际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