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重生之大明天启帝 > 第11章 秦淮八艳(第2页)

第11章 秦淮八艳(第2页)

一位身着藕荷色衣裙、气质温婉如水的女子,怀抱琵琶,款款登台。她面容精致,眉目含情,未语先羞,如同雨后初绽的白莲。正是以厨艺、茶道、女红闻名的董小宛。

她指尖轻拢慢捻,一曲《春江花月夜》,琵琶声如珠落玉盘,又似春水潺潺,将人带入月夜春江、花影婆娑的静谧意境。曲罢,她盈盈一礼,声音轻柔似水:“小宛献丑…愿为诸位…烹一盏‘雨前龙井’。”

早有侍女奉上茶具。董小宛素手纤纤,取水、温杯、投茶、注水…动作行云流水,优雅至极!茶香袅袅升起,沁人心脾!她将一盏碧绿茶汤奉至台前,柔声道:“此茶…采自狮峰山巅…晨露未晞之时…名曰‘女儿红’…请诸位…品鉴。”

茶香、琴韵、佳人…交织成一幅绝美的画卷!看得众人心旷神怡,赞叹不己!

“董姑娘茶艺无双!此茶…只应天上有啊!”

“能品董姑娘一盏茶…此生无憾矣!”

朱啸微微颔首。董小宛…温婉贤淑,心思细腻,是宜室宜家的典范。可惜…命运多舛。

随后,顾横波(擅画)、卞玉京(擅书)、寇白门(擅剑舞)、马湘兰(擅昆曲)、陈圆圆(擅歌舞)…八艳轮番登场!或清冷孤傲,或娇憨泼辣,或温婉如水,或英姿飒爽…各具风华!才情惊世!将秦淮风月的极致…展现得淋漓尽致!

朱啸置身其间,熔金般的眸子平静无波,内心却波澜起伏。他欣赏她们的才情美貌,更感慨她们身不由己的命运。这些女子…是乱世中的明珠,也是即将被时代洪流吞没的…悲情符号。

“这位公子…”一个娇柔的声音在身侧响起。朱啸转头,只见董小宛不知何时己来到他雅座旁,手捧一盏新沏的香茗,眉眼含羞,“观公子气度不凡,却独坐一隅,似有所思…小宛…可否…敬公子一盏茶?”

朱啸微微一笑,接过茶盏:“董姑娘有心了。”他轻啜一口,茶香沁脾,果然不凡。“好茶。姑娘…好手艺。”

“公子谬赞了。”董小宛脸颊微红,低声道,“公子…似非本地人?听口音…倒像是…京畿人士?”

“哦?姑娘好耳力。”朱啸不置可否。

“公子…”董小宛犹豫片刻,声音更低,“近日…金陵风云变幻…新政…雷霆万钧…公子…游学至此…可…要小心些…”她眼中带着一丝真诚的关切。

朱啸心中一动。这董小宛…心思细腻,竟能察觉到暗流涌动?他放下茶盏,目光扫过台上正在挥毫泼墨的顾横波(画的是《金陵新政图》,暗含讽喻),又扫过台下那些高谈阔论、对新政或吹捧或暗讽的文人墨客,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姑娘…觉得这新政如何?”朱啸淡淡问道。

董小宛微微一怔,随即低声道:“小宛…一介女流…不懂国事。只知…清丈田亩…断了豪强财路…官绅一体纳粮…惹恼了士绅…新粮推广…虽好…却也动了…许多人的饭碗…这金陵城…表面繁华…底下…暗流汹涌…公子…还是…莫要卷入太深为好…”

“暗流汹涌…”朱啸轻笑一声,目光如电,扫过人群中几个眼神闪烁、交头接耳的勋贵子弟(未被迁边的旁支),“姑娘…看得通透。然…这暗流…再汹涌…也…翻不了天!”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掌控一切的自信!董小宛娇躯微震,看向朱啸的眼神,多了几分惊疑与…难以言喻的敬畏!这位公子…绝非寻常!

“王公子!”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只见一位身着锦袍、气度不凡的中年文士(复社领袖张溥,架空出现)端着酒杯走来,笑容满面,“在下张溥,久闻公子才名(朱啸化名王姓),今日得见,三生有幸!观公子气度,必是饱学之士!不知…对柳姑娘方才那首‘冰心在玉壶’…有何高见?”

瞬间,周围目光聚焦而来!不少文人墨客也凑上前,想看看这位气度不凡的“王公子”有何见解。

朱啸放下折扇,熔金般的眸子扫过张溥,又看向台上清冷独立的柳如是,朗声道:

“柳姑娘此诗,清冷孤绝,字字珠玑。‘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意境凄美,道尽飘零之苦。然…‘莫道风尘误,冰心在玉壶’…此句…才是点睛之笔!身处泥淖,心向明月!此等风骨…胜过万千须眉!王某…佩服!”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声音带着一丝深意:

“然…王某以为,此诗…尚可续之!”

“哦?愿闻其详!”张溥眼睛一亮。众人也竖起耳朵。

朱啸起身,负手而立,目光仿佛穿透了媚香楼的屋顶,望向浩瀚星空,朗声吟道:

“莫道风尘误,冰心在玉壶。

何当破樊笼,振翅入青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