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穿越女王受 > 第261章 阴影中的繁荣(第1页)

第261章 阴影中的繁荣(第1页)

从最初向贝尔瓦尔政权发动突袭,到现在,己经过去整整一年了。

我曾以为战争会让国家变得焦躁不安,社会撕裂,民众痛苦呻吟。

可出乎意料地,雷瓦尼亚在这一年里反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繁荣。

至少表面如此。

街道上的报童在叫卖新的报纸,面包价格仍然稳定,战时工业制度运行良好,百货商店里甚至开始出售“女皇御用香水”这种与战争毫无关系的东西。走在首都的街头,我常常会有种错觉——仿佛这一切,都还维持在和平的时代。

但我知道,那不是真实的全貌。

这一年的繁荣,是建立在极其精细的调度与极端高压的秩序基础上的。

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这是一条不变的铁律,不管是对和平时期的商人,还是对战争时期的统帅来说都一样。

要维持战争的需要,民用生产就必然要让位。但雷瓦尼亚人,尤其是住在首都和核心工业区的人们,却依旧能过着几乎与战前无异的生活——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好。

城市街道比以前更干净了,治安更加井然,交通秩序稳定,就连艺术与时尚也在战争中诞生出一种我认为有些诡异的新风潮——“胜利风格”。

他们或许以为这一切,是因为我们的统筹得力,体制高效,国策英明。

但只有我清楚真相。

我们之所以能让自己的人民继续享受“文明”的幻象,是因为另一群人,正在为此承担无法计数的痛苦。

战后重建区、军事管辖区、特别征用区……它们在不同的文件里有不同的称呼,但本质上都是同一个东西:

占领区。

自从对贝尔瓦尔政权发起闪电战、并随后吞并其大部分国土后,这些新纳入统治的区域就成为了我手中最重要的“战争资源池”。

矿山重新开始开采,铁路被修复后接入主干线,农业被整合成定额收购制,地方货币冻结、改用我们发行的战争债券。

一切运行得比想象中还要顺利。

因为我设下的第一条规则就是:让他们没有权利说不。

每一吨铁矿,每一袋粮食,每一批纺织品,都会按时送往列车装载区。

然后在深夜,被拉往东方的雷瓦尼亚本土和仍在作战的前线。

而换来的,是首都街头新开的糕点店,是内地百姓餐桌上价格低廉的黄油,是“战争红利”里安稳的幻觉。

有时我会翻阅后勤报告,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第十三特别产出区完成收购定额145%”、“第二工兵军团完成五座重建铁路桥梁”、“第西占领区财政月度盈余……”。

我会合上文件,长久地沉默。

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源问题。

我们只是把问题转嫁到了另一群人身上。

这就是帝国主义者最擅长的逻辑,不是吗?

可我己经没法回头了。

除了占领区那些被征税、被征粮、被强迫服从的“别国平民”之外,还有一群人,正承受着更加沉重而悲惨的命运。

他们甚至无法被称为“民众”。

在我早期的内部文件里,他们被标注为“特殊管理对象”;

在前进军的通报中,他们被称作“暂时失去改造价值者”;

在海因里希的宣传体系中,这些人早己不再被当作“人”来看待。宣传海报、广播演讲、甚至教科书中,他们被称作“非国民”、“劣等阶层”、“秩序污染者”,有时候干脆就被等同于老鼠、病菌、杂草。

那些词很管用,因为它不是一个法律定义,而是一种道德宣判。

一个人一旦被划入“非国民”的范畴,他便自动失去了所有作为“人”的权利。

无需司法审判、无需解释理由,哪怕只是一封匿名信举报,一次在集市上的吵闹,或是在墙上涂抹了一句讽刺口号。

前进军就会在深夜带走他们,然后……

然后就再也不会有人听到他们的消息。

热门小说推荐

道吟
守着猫睡觉的鱼道吟
...
万道成神
新版红双喜万道成神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