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穿越女皇不易做王的男人们 > 第11章 铁路通向文明(第1页)

第11章 铁路通向文明(第1页)

三日后的清晨,王城的西门缓缓打开。

晨雾尚未散尽,马蹄声己自王都的石板街道回响开来。

披挂雷瓦尼亚王徽的马车队鱼贯而出,肃穆的仪仗骑士在前开道,旌旗迎风招展。

黑底银边的王车居中而行,象征着一国之主的威仪,也宣示着这趟旅程的非凡意义。

我坐在马车内,掀开窗帘,望着一路向西展开的原野与村庄,心中不无复杂。

这是我第一次以“女王”的身份出访外国。

也是雷瓦尼亚近百年来,首次以主动姿态对外寻求合作。

“怎么,还紧张了?”约瑟夫靠在车厢另一侧,懒洋洋地开口。

“有点吧。”我不否认,“但更多的是好奇。”

“放心吧。”他咧嘴一笑,“至少对科尔迪亚人来说,你是贵宾,就算雷瓦尼亚再怎么落后,毕竟也还是一个大国。”

“…你这么说我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我们一路风尘仆仆,在第五天清晨抵达科尔尼亚东部的边陲——沃伦卡。

这座平日冷清的小城如今车马往来络绎不绝,显然己做好迎接贵宾的准备。

马车刚驶入沃伦卡城内,便被引导至东郊的广场。

远远地,我就看到一支军队早己列阵完毕。那是一支仪仗队,人数不多,却给人一种很强的压迫感。

他们身穿剪裁合体的墨蓝色制服,金属扣与肩章闪着光,每一顶军帽的角度都如同量过般一致,黑色长靴踩在地面上,发出一致的清脆声响。

站在他们面前,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带来的那一队“王国骑士”有多么格格不入。

他们身披华丽却汗渍斑斑的骑士披风;甲胄的款式繁复却难掩磨损锈迹;有人佩剑斜挂,有人连靴带都没系紧,还有两位……正在小声争论披风该向左还是向右掀开更有“仪式感”。

我甚至怀疑他们是从哪个军事博物馆里偷跑出来的文物展示团队。

“……我们没有更好的仪仗队了吗?”我低声问约瑟夫。

“他们尽力了。”他叹气,“问题是你不能要求一群打猎比打仗更熟练的乡下骑士,和这种级别的专业军队站在一个标准上。”

“更何况……”他耸耸肩,“我们的军队确实是上个世纪的产物。”

我默默点头,仅仅只是一个照面,两国之间的差距就己经明晃晃的摆在眼前了。

就在这时,一位军官从队列前走出,步伐干净利落。

“欢迎,雷瓦尼亚女王陛下。”他朗声道,口音带着标准的科尔迪亚中部语调,“我是第七警备旅旅长,雷内·拉福特。奉内务部与总参谋部命,前来护送贵团入境。”

他朝我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我抬眼与他对视片刻,随即微笑点头。

“感谢贵国的安排。”我语气平稳,却感受到周围护卫队的不安——显然,他们对这种明显不敬女王的“粗俗礼节”感到困惑。

可我心里却明白,这正是这个国家与我们最大的不同。

文明的表现有时正是体现在这种小小的细节之上。

“请放心,陛下,您将是我们最尊贵的客人。”

我还未来得及答话,视线己被桥后不远处那片——前所未见的钢铁森林所吸引。

那是一座车站。不同于雷瓦尼亚的石砖驿站,那是由黑钢与铆钉搭建而成的庞然构造。

铁轨如蛛网般从地面上延伸而出,高架信号灯与挂钟投下长长的影子,蒸汽机车停靠在站台尽头,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

空气中弥漫着煤焦与机油的味道。汽笛偶尔低鸣。

作为一个前现代人,我自然不会像真的土著一样,因为第一次看到火车而做出什么丢人的事。

不过不得不说,亲眼看到一辆不断喷吐着白汽和煤烟的钢铁机车还是相当令人兴奋的。

登上列车那一刻,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贵宾车厢的隔音效果,实在太好了。

哪怕外头蒸汽轰鸣、人声鼎沸,一关上厚重的木门,一切仿佛都沉入了静谧之中。镶金壁板、羊毛地毯、丝绒坐垫、摇晃中依旧稳固的酒具……不愧是专为总统、议员、军官这些共和国的门面人物准备的配置。

“怎么样?”约瑟夫靠在对面的沙发上,二郎腿,“这可是总统的专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