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逆流90年代 > 第3章 时代的一粒灰(第2页)

第3章 时代的一粒灰(第2页)

林凡默默地看着这一幕。这就是现实的风险,任何商业活动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更加坚定了要找到合法途径的决心。

离开火车站,林凡又去了市区的几个百货商店和自由市场,实地调查各种商品的价格。

调查结果让他惊喜:同样是上海产的石英表,百货公司卖45元加一张工业券,而自由市场上只要35元,但质量参差不齐。电子计算器的价格差更大,百货公司卖60多元,自由市场上只要25-30元。

更重要的是,林凡注意到自由市场上己经开始出现一些进口商品:日本产的随身听、香港产的墨镜、台湾地区的折叠伞。。。这些商品价格高昂,但购买者络绎不绝。

市场经济的活力正在悄然释放,人们对新奇商品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

傍晚,林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脑子里却充满了各种数据和想法。他己经收集到了足够的信息,现在需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母亲还没有回来,林凡趁机拿出笔记本,开始整理今天的收获。

他画了一个表格,列出几种热门商品的价格对比:

商品百货公司价格自由市场价格南方估计进价

石英表45元+工业券35-40元15-20元

电子计算器60元+工业券25-30元10-15元

丝袜(双)3元2。5元0。8-1。2元

牛仔服无供应40-50元20-25元

利润空间令人震惊!尤其是电子计算器,如果从南方进货,再到本地销售,毛利可达100%以上!

但问题依然存在:启动资金和运输渠道。

林凡正在苦思冥想,门外传来脚步声和谈话声。母亲回来了,似乎还在和什么人说话。

“。。。所以我就说,这优化组合不就是变相裁员吗?我们这些临时工肯定首当其冲。。。”是母亲的声音。

“素珍你别太担心,说不定还有转机。。。”另一个女人的声音安慰道。

林凡迅速收好笔记本,走出房间。母亲和一个中年妇女站在门口,两人脸上都带着愁容。

“妈,你回来了。”林凡打招呼。

李素珍勉强笑了笑:“凡凡,这是周阿姨,和我一个食堂工作的。”

林凡向周阿姨问好。周阿姨打量着他:“这就是凡凡啊,都长这么大了。听说你前阵子摔着了,好点了吗?”

“好多了,谢谢周阿姨关心。”

周阿姨又和李素珍聊了几句厂里的事情,主要是关于优化组合的传言,越说两人越是忧心忡忡。最后周阿姨告辞离开。

晚饭时,李素珍明显心事重重,几乎没吃几口饭。

“妈,别太担心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林凡安慰道。

李素珍叹了口气:“说是这么说,可是如果真丢了工作,咱们娘俩可怎么活啊?你那点工资,连自己都养不活。。。”

林凡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母亲:“妈,我正想跟你商量个事。”

李素珍抬起头:“什么事?”

林凡深吸一口气,知道关键时刻到了:“我有个朋友,有关系能从南方拿到便宜货,在咱们这儿卖能赚不少差价。我想跟他合作,但需要点本钱。”

李素珍立刻警惕起来:“什么便宜货?是不是投机倒把?我告诉你林凡,违法的事可不能干!”

“不是违法的,”林凡连忙解释,“就是正常的商品流通。现在国家允许个体经营了,南方好多人都这么做。”

李素珍仍然摇头:“那也不行!咱们是本分人家,不干那种事。再说,哪来的本钱?”

“我算过了,只要几百块钱本钱,跑一趟就能翻倍赚回来。”林凡试图说服母亲,“妈,你不是担心下岗吗?如果有了这笔钱,就算真的下岗了,咱们也能做点小生意。”

李素珍沉默了,显然有些动摇,但仍然下不了决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