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西年的春风吹过江城,却带不走林凡眉宇间的深沉思索。他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目光穿透薄雾,俯瞰着这座在晨曦中苏醒的城市。街道上车水马龙,工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经过几年在商海的搏杀,他早己不是那个依靠记忆中的股票代码和商品差价掘得第一桶金的个体户。如今,他手握多家企业:在食品饮料行业稳稳扎根的“林氏食品厂”(由原临江厂发展而来),在江城小有名气的“凡诚地产”,以及作为现金奶牛和信息中心的“金诚投资咨询公司”。
资产规模己达数千万,业务范围覆盖食品生产、地产开发和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但林凡感到了一种无形的束缚,如同一张看不见的网。各业务板块各自为战,资源无法高效整合,管理半径的极限己然显现,日常决策常被琐事淹没。他深知,未来的商业竞争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是品牌与体系的对抗。国企改革浪潮汹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遍地黄金的时代正悄然逝去,唯有有准备、有实力的企业才能屹立潮头。
他转过身,宽大的办公桌上铺着几张写满字迹的稿纸,墨迹未干,透着他连日来的心血。刘建军、赵大军、马建国、张志强等核心成员围坐一旁,神情专注而凝重,空气中弥漫着严肃的气氛。
“兄弟们,”林凡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沉默,“我们不能再这样散着干了。摊子越来越大,再靠我们现在这种‘救火队’式的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迟早要出大问题。效率低下,资源浪费,连个统一的战略都没有,这不是长久之计。”
他拿起一份自己起草的规划书,纸张在手中沙沙作响:“我提议,正式组建‘林凡集团’。这不是为了虚名,而是为了把力量拧成一股绳。”
“集团?”赵大军挠了挠头,脸上露出困惑,“听着气派,但具体干啥的?跟现在有啥不同?”
“不是听着气派,是为了做得更强、更稳。”林凡走到会议室一角的白色书写板前,拿起马克笔,眼神坚定,“我们把现有的业务梳理整合,划分成几大板块,各司其职,协同作战。”
他在白板上刷刷写下几个关键词,笔触流畅:
1。金融投资板块:以“金诚投资”为基础,升级为集团的投资中枢和资本运作平台。负责证券、期货投资,以及未来可能涉及的并购、融资业务,确保资金高效流动和风险管控。
2。实业板块:以“林氏食品”为核心,涵盖我们现有的所有生产型业务,包括食品加工和未来可能的延伸产业。这是我们的根基,必须夯实。
3。商业零售板块:我计划下一步进入零售领域,这是首接面对消费者的终端,掌控渠道才能掌控市场。从超市到连锁店,我们要打造自己的零售网络。
4。地产开发板块:“凡诚地产”不能只满足于炒地皮、盖零散楼盘,要向正规化、品牌化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转型,专注于高品质住宅和商业项目。
“成立集团,可以统一战略、统一品牌、统一调配资源。”林凡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中带着鼓舞,“我们可以集中资金办大事,比如投资研发或拓展新市场;可以建立统一的人才库和财务制度,避免各自为政的混乱;可以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去面对政府、银行和市场,提升谈判筹码。这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建立一支舰队,互相支援,共同远航!”
刘建军若有所思地点头,手指轻敲桌面:“是这个理儿。以前咱们是几条小舢板,风浪大了就晃得厉害,说翻就翻。捆在一起变成大船,才能抗风浪,走得更远,也更安全。”
马建国皱起眉头,关心的是实业根基:“那我们的食品厂,能获得更多支持吗?现在原料采购和物流都靠自己,成本压不下来。”
“当然!”林凡肯定道,语气斩钉截铁,“集团化后,我们会建立统一的研发中心,开发新产品;设立采购中心,批量议价降低成本;甚至可以自建物流体系,提升配送效率。实业的利润反哺集团,集团的资金和支持助推实业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林氏食品成为行业标杆。”
张志强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精光,更关注金融层面:“集团的成立,也会提升我们投资公司的信誉度。在融资时,银行会更看重集团背书;在开展新业务,比如债券发行或股权投资时,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这能打开更多门路。”
“没错。”林凡赞赏地点头,嘴角微扬,“这就是协同效应。各位,时代在催着我们往前走。国企改革深化,外资涌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遍地黄金的时代或许慢慢过去,但属于有准备、有实力的企业的时代,正在到来。我们必须抓住这个窗口期,完成这次蜕变,否则就会被浪潮吞没。”
会议室内安静下来,只能听到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噪音——汽车的喇叭声、施工的敲击声。每个人都在消化着林凡的构想,思绪翻涌。他们从倒腾电子表、认购证起家,一路摸爬滚打走到今天,深知这一步意味着质的飞跃,从游击队升级为正规军,也预示着更大的挑战:资金整合的难题、人员调整的阵痛、市场的不确定性。
但看着林凡眼中闪烁的自信与远见,那目光如炬,照亮了前路。所有人的血液渐渐热了起来,心中的疑虑被一股豪情取代。
“干!”赵大军第一个吼出来,拳头砸在桌上,“凡哥,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这条船,我们跟定了!”
“对!组建集团!”众人纷纷附和,声音洪亮而坚定,刘建军重重点头,马建国露出释然的微笑,张志强眼中燃起斗志。
林凡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名正言顺”地将这个构想落地,如何让“林凡集团”这个新生的名字,响亮地打出去,赢得政府批文、银行授信和市场信任,将是第一个严峻考验。但此刻,团队的同舟共济,给了他前行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