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心中一惊,立即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如果刀疤强找专业的操盘手来对付他,在股市这个战场上,他那些基于未来知识的优势可能会被专业技巧所抵消。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格外关注股市动向。他注意到,自己重仓的几只股票出现了异常的交易现象,明显有大资金在暗中操作。
“这是在试探我的反应啊。”林凡立即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他没有慌张,而是更加谨慎地分析每一笔交易,避免落入陷阱。
与此同时,林凡开始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他通过周文远结识了一些金融圈内的人士,又通过服装生意接触了不少商界朋友。虽然这个网络还很小,但己经开始为他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一天,一位新结识的银行朋友悄悄告诉林凡:“听说最近资金面有所收紧,央行可能会有些动作。”
这个消息让林凡警觉起来。他回忆历史,1991年底确实有一次货币政策调整,对市场产生了不小影响。结合当前的形势,他判断这很可能是一次短期调整的前兆。
基于这个判断,林凡做出了一个让周围人不解的决定:他开始逐步减仓股票,回笼资金。
“凡哥,现在行情这么好,为什么要卖出啊?”赵大军不解地问。
林凡解释道:“市场过热了,需要降降温。现在卖出是为了将来能在更低的位置买回来。”
果不其然,两周后央行出台了收紧货币政策的相关措施,股市应声下跌。林凡因为提前减仓,不仅避免了损失,还有充足资金在低位补仓。
这次精准的判断,让林凡在圈子内的声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有一些本地媒体开始注意到这个“有独到投资眼光”的年轻人。
“林凡同志,我们是江城晚报的记者,想采访一下您对当前市场的看法。”一天,一位记者找到文化宫,想要采访林凡。
林凡谨慎地拒绝了:“我只是个普通个体户,对市场没什么研究,不好意思。”
虽然拒绝了采访,但林凡知道,自己己经无法完全隐藏在幕后了。他的能力和名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这既带来机遇,也伴随着风险。
周末的沙龙上,周文远特意将林凡拉到一边:“林凡,现在有不少人关注到你,这是好事,但也要注意分寸。特别是在当前这个阶段,不要太冒头。”
林凡感激地点点头:“谢谢周先生提醒,我会注意的。”
沙龙结束后,林凡正准备离开,一位之前未曾谋面的中年男子叫住了他:“林先生留步,有件事想私下请教。”
男子将林凡引到一旁,压低声音说:“我听说你对金融市场很有研究。不知道你对国债有什么看法?”
林凡心中一动:“国债?您指的是。。。”
男子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看来林先生还没听到消息。不过很快你就会知道了。记住,国债市场可能很快会有大动作,这或许是个机会。”
说完,男子留下了一张名片,转身离去。林凡看着名片上的信息,心中波澜起伏。名片上只有一个名字“李国华”和一个电话号码,没有任何头衔和单位。
回到家中,林凡反复思考着那个神秘男子的话。“国债市场的大动作”。。。他突然想起之前郑明曾经提过的国债期货!
难道,这个巨大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即将正式开放?
林凡立即翻出之前的笔记,开始研究国债期货的相关知识。越研究越觉得这个市场的潜力和风险都远超股市。如果操作得当,收益可能是几何级数的增长;但如果判断失误,也很可能血本无归。
更重要的是,林凡意识到,这个市场的参与者将更加专业,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他那些基于未来知识的优势,在这个需要高度专业技巧的市场中,能否继续发挥作用?
深夜,林凡站在窗前,望着江城的夜景,心中充满了期待和警惕。国债期货这个全新的战场正在向他招手,但与此同时,刀疤强的阴影也依然笼罩在头顶。
他拿起那张神秘的名片,犹豫着是否要拨打那个号码。这个李国华究竟是什么人?他的消息可靠吗?这会不会是另一个陷阱?
林凡沉思良久,最终决定暂时按兵不动,先做好充分准备再说。他打开笔记本,开始系统地研究国债市场的每一个细节。
然而,林凡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埋头研究之时,一场针对他的阴谋正在暗中有条不紊地展开。刀疤强己经联合了几个在股市上吃亏的大户,准备在国债期货这个新战场上,给林凡一个“深刻的教训”。
窗外,秋风渐起,预示着多事之秋的到来。林凡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却还不知道,自己己经成为了多方势力关注的焦点。
而国债期货这个巨大的金融战场,正在缓缓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