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哥,只是什么?”
杨志连忙开口问道。
“兄弟,那院子挺好的,就是有点大!”
梁振兴笑着回答道,“那座院子就在抚钢家属院不远的百家村东头,分为前后两进院,前院是主房加配房一共七间房、后院主房、配房、厢房都算上差不多有十间,我就是怕你嫌太大了!”
杨志一听也放下心来,思索片刻笑着道,“大点倒无所谓,也能多存放点东西,梁哥,地方在哪我去看看?”
“等会我安排下带你过去!我在百家村有个亲戚,刚好听说那房子要往外租,不然我还真不知道去哪给你找!”
李大山也反应过来赶紧开口问道,“小梁,你说的不会是赵为初家那个院子吧?”
“不是那院子还能是哪啊?那赵为初过年前去世了,他家也没人了,就收归百家村大队!说是百家村好多人想要那院子,可大队觉得给谁都不合适,索性挂在大队里租出去,换点租金给大家分一下拉倒!”
“哦,原来是这样!”李大山赶紧跟杨志解释道,“小志,赵家那院子我知道!那座院子确实不错,几十年前还出过举人的!那赵为初也是个文化人,建国前后都在抚阳日报社工作。前些年不是闹腾嘛,他家庭出身不太好,加上又总在报纸上写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被扔到大西北劳动改造了!”
“赵为初去西北,他家就开始出事!先是大儿子在钢厂上班不知道咋回事就出事了,人掉钢水里连骨头渣都没捞出来!”
“然后是赵为初的小儿子,七十年代初的时候下暴雨,失足掉河里淹死了!”
“再就是赵为初的媳妇,一年没撑过去就没了,去年赵为初回来偌大的院子己经是空无一人,他也没撑多久人就没了!”
“赵为初没了之后,倒是有他们赵家本家的人打那院子的主意,可后来不知道咋传出那院子不吉利,后来也就没人再惦记了,生怕自己落个跟赵为初一样的下场!”
“小梁说的大队部不想给别人,我看就是扯淡,压根就没人敢要!”
“我跟你们一块去,要是到时候你真相中了,我跟百家村那大队支书认识,到时候我也能帮着还还价!”
杨志听完李大山介绍,也算是明白了那座院子的前世今生。
“好嘞,那大爷你跟我们一块去,正好帮着我把把关看咋样!”
“这都小事儿!赵家那座院子我觉得是没多大问题!”李大山笑着说道,“两进十几间房,住过好几代人,在几十年前也算是大户人家!如今那院子虽然没人了,但仅仅是放东西和住人能有啥事?说不定还因此能少花点钱呢!”
梁振兴在旁边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我还真不知道那院子有这么档子事,要是知道我肯定得跟你说明了!我家那亲戚关系比较远,也就上次来家里串门提了一嘴!”
“没事儿梁哥!人家那院子要哪都好好的,也轮不到我去租不是?”
“这话倒是不假!看到那院子里门就知道了,我都想把院子买下来!”
李大山在旁边帮腔,三人一起出了抚钢家属院,走了大概二十分钟就到了百家村。
百家村还是很有段历史的,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时候。
当年百家村这片是大明朝的匠户集中点,为驻守在西山附近的军营提供配套服务的。
后来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匠户后代就扎根在此形成村落,因为匠户中什么姓氏都有,为了省事首接取名为百家村。
抚钢建立的时候选址就在百家村附近,形成了大型工业区,百家村就成了类似“城中村”的存在。
不出意外的话,二三十年后百家村肯定会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全国城中村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模式。
赵家大院很好找,青砖蓝瓦的二进宅子,占地面积也不小,就在百家村的村东头,一眼就能看到。
李大山带着杨志绕着院子转了一圈,也让杨志对这座院子有个概念,到时候好跟百家村的人去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