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翰林院的值房内只余一盏孤灯,昏黄的光晕在凌夜清俊的侧脸上跳跃。
他独坐案前,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檀木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
窗外偶尔传来巡夜侍卫沉闷的脚步声,与远处宫墙下的虫鸣交织成一片静谧的夜曲。
他的目光落在摊开的《漕运疏议》上,心思却早己飞向了更深的暗处——北地的旱情、初显的蝗灾、流民的躁动,以及那些藏在阴影中的毒蛇,正吐着信子,伺机而动。
“公子。”
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滑入值房角落,烛光摇曳间,韩夜的身影渐渐清晰。
他一身夜行衣,肩头沾着夜露,面上虽无表情,眼底却带着几分凝重。
凌夜并未抬头,只淡淡问道:“如何?”
“凌云霄己以‘林远’之名在京兆府户曹站稳脚跟,近日频繁调阅城西流民户籍与赈济粮册。”韩夜的声音低沉如铁。
“此外,‘灰隼’与仓廪司两名主簿暗中会面三次,似在筹划粮草调度之事。”
凌夜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果然按捺不住了……北地旱蝗刚起,他们便想借流民之手搅乱京城。”
他放下手中朱笔,起身踱至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眸中寒光乍现。
“凌云霄如今如阴沟里的鼠辈,以为换了张皮便能瞒天过海,却不知我早己布下天罗地网。”
韩夜上前一步,低声道:“是否要截断他们的粮草渠道?”
“不必。”
凌夜转身,烛光在他眼中投下深邃的阴影,“打草惊蛇,反倒让他们缩回洞中。我要的,是连根拔起。”
他走到书案旁,抽出一封密信,递给韩夜:“将这封信交给京兆府文书房的‘老陈’。”
韩夜接过信,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那个三年前因家族受权贵打压、险些被构陷入狱,受您暗中周旋才保住性命的小吏?”
“正是他。”凌夜轻笑。
“此人虽圆滑,却重恩义,极擅察言观色。"
"让他‘无意中’向凌云霄透露两个消息:一是城西流民中最易煽动的几处聚集点,二是公主常去的慈幼局位置与布防漏洞。”
韩夜眉头微蹙:“公子这是要……引蛇出洞?”
“不仅要引蛇出洞,还要让他们自以为得计。”
凌夜语气森然,“凌云霄恨我入骨,必会借此机会构陷瑾然,玷她声誉,再牵连于我。"
"我便让他亲眼看看,什么叫作‘自掘坟墓’。”
他走到韩夜面前,目光如刀:“你亲自去盯住‘灰隼’,我要知道他背后还有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