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东海县有没有海 > (第9页)

(第9页)

台风过去了,但它留下的,不仅仅是伤痕,更是一种淬炼后无比坚实的团结与信念。然而,望着那道仍需彻底修复的裂缝和受损的堤体,一个新的问题浮现在所有人心中:下一次,它还能如此幸运吗?彻底的加固与修复,又该从何着手?

第九十章:潮平岸阔

第一节:灾痕与新生

台风过后的东海农场,满目疮痍,却也沐浴在一种劫后余生的宁静之中。阳光毫无遮拦地洒下,照亮了倒伏的树木、积水的洼地、以及营房上被掀翻的屋顶。然而,与这片狼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田间那片历经风雨却依然挺立、绿意盎然的试验田,以及那座虽遍布伤痕、却依旧巍然屹立的防浪堤。

灾后重建工作迅速展开。无需过多动员,所有人自发地投入到清理家园的行动中。修复屋顶,疏通沟渠,扶正庄稼,抢救物资……每个人都在忙碌,脸上带着疲惫,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防浪堤上,由陈曦、赵劲松和周技术员带领的勘察小组,正在仔细评估堤坝的受损情况,为制定彻底的修复方案做准备。

“主体结构经受住了考验,这证明了我们的设计方向是正确的。”周技术员指着合龙处那道被临时水泥覆盖的裂缝,语气中带着庆幸与后怕,“但这里的损伤比预想的严重,地基确实存在软弱点,必须进行深层加固。还有几处迎浪面的护坡被掏空,也需要重新砌筑。”

陈曦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心中己然开始构思新的加固方案。这一次,他考虑引入更科学的土工布隔离层和更合理的碎石反滤层概念,虽然材料受限,但可以寻找土法替代。

第二节:苏醒的誓言与手心的温度

卫生所里,王海生终于彻底清醒过来。他虚弱地靠在床头,听着苏晓蔓讲述他昏迷期间发生的一切——台风的凶猛、堤坝的险情、众人舍生忘死的抢险、以及最终艰难的胜利。

这个热情淳朴的汉子,眼眶瞬间红了,他挣扎着想坐起来:“我……我什么都没赶上……我还成了累赘……”

“胡说!”苏晓蔓按住他,语气温柔却坚定,“你为了堤坝合龙差点付出生命,你就是英雄。大家都在等你康复,农场重建,还有好多事情需要你呢。”

这时,陈曦和赵劲松勘察完堤坝,带着一身泥泞前来探望。看到王海生醒来,两人都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王海生看着陈曦,嘴唇翕动,最终只化作一句:“陈哥……堤坝,没事吧?”

“没事,我们守住了。”陈曦握住他无力的手,郑重地说,“等你好了,我们一起把它修得更坚固!”

赵劲松也难得地开了个玩笑:“你小子命真大,赶紧好起来,夜校还等着你回来扛大梁呢。”

真挚的战友之情,在小小的病房里流淌,驱散了王海生心中的阴霾,也让他康复的意志更加坚定。

傍晚,陈曦和苏晓蔓并肩走在正在清理的田埂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经历了生死考验,两人之间那层朦胧的窗户纸,似乎薄了许多。

“那天晚上……很担心你。”苏晓蔓轻声说,目光望着远方正在修复的堤坝。

“我知道。”陈曦停下脚步,看向她被晚霞映红的侧脸,“我也一样,担心海生,也担心你。”

苏晓蔓转过头,与他目光相接。没有更多的言语,陈曦缓缓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微凉的手指。这一次,苏晓蔓没有闪躲,而是微微用力,回握了他。一股无声的暖流在两人紧握的掌心间传递,胜过千言万语。一种基于共同理想、历经生死考验的信任与情感,在这一刻悄然定格。

第三节:总结与展望

几天后,在林卫东主持的灾后总结暨表彰大会上,气氛热烈而庄重。他高度赞扬了全体人员在台风中的英勇表现,尤其肯定了陈曦在关键时刻提出的抢险方案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也表彰了赵劲松、王海生(由其弟代领)以及众多在抢险中表现出色的个人和集体。

“……这次台风,是一次灾难,更是一次淬炼!”林卫东声音洪亮,“它检验了我们的防浪堤,更检验了我们的人心!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依靠科学,脚踏实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过这次洗礼,农场的凝聚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陈曦在会上提出了详细的堤坝修复与全面加固方案,以及利用冬季农闲,系统整理和推广“台田-深沟”盐碱地改良经验的计划。他的发言条理清晰,目光长远,赢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赞同。就连曾经最保守的老农,此刻也对陈曦心悦诚服。

赵劲松也主动发言,表示将全力协助陈曦,并利用自己的知识,在夜校开设更系统的机械基础课程。他的转变和担当,赢得了众人赞许的目光。

第西节:远方的回响与脚下的路

大会结束后,林卫东收到了一封来自县里的公函。他看完后,神色复杂地将其递给陈曦。

公函是胡组长以个人名义写来的。信中首先对农场成功抵御台风、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表示了“欣慰”,并对林卫东等人的“有力领导”给予了肯定。然而,在信件的末尾,他再次“不经意”地提及,上级对“又红又专”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并隐晦地提醒,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导向”,避免陷入“单纯技术观点”的误区。

这封信,如同一颗小石子,在平静的心湖中再次荡起微澜。它既是一种变相的认可,也是一次含蓄的敲打。

陈曦将信折好,递还给林卫东,脸上并无太多波澜。“排长,路在我们自己脚下。”他平静地说,“让土地增产,让堤坝坚固,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正确’。”

林卫东看着陈曦,看着这个越来越沉稳、越来越闪耀出非凡光芒的年轻人,重重地点了点头:“没错!天塌下来,我跟你一起扛!”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夜幕降临,修复中的农场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夜校的灯光也再次亮起,虽然仓库还在修缮,课程暂时在露天进行,但学员们的热情丝毫不减。陈曦站在众人面前,开始讲解堤坝修复的新方案。

站在稍远处,苏晓蔓望着那个在灯光下从容自信、挥洒智慧的身影,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她的手心里,仿佛还残留着那份坚定的温度。

潮水平复,岸线开阔。第一卷的故事己近尾声,他们用汗水、智慧与勇气,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初步站稳了脚跟。然而,时代的洪流依旧汹涌,未来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他们亲手一筑起的堤坝,能否抵御下一次,或许更为复杂的风浪?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