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生利用送饭的机会,旁敲侧击地和李卫华聊了几句,发现他眼神躲闪,言语支吾。
“不一定是他,但他肯定知道些什么。”王海生向陈曦和林卫东汇报。
林卫东沉吟片刻,决定亲自找李卫华谈一谈,但不是审问,而是以组织的名义关心他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困难。
然而,就在林卫东准备找李卫华谈话的前夜,又一封匿名信,悄无声息地塞进了连部的门缝。这封信的内容更加恶毒,不仅再次指控陈曦传播“反动知识”,更明确指出夜校是“裴多菲俱乐部”式的存在,甚至隐晦地提及苏晓蔓与陈曦关系“不正常”,有“生活作风问题”。
这封信,像一条毒蛇,露出了更加锋利的毒牙。它不仅针对陈曦,开始将矛头指向了更多人,手段也更为卑劣。
林卫东看着这封充满污言秽语的信,气得浑身发抖。他知道,这个隐藏在暗处的人,己经彻底撕下了伪装。必须尽快将其揪出,否则,农场刚刚重聚的人心,将面临彻底瓦解的危险。
真相,似乎触手可及,但危机,也骤然升级。
第九十六章:迷雾渐散
第一节:坦白与苦衷
林卫东没有选择在连部办公室,而是在黄昏的堤坝上,单独约见了李卫华。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橘红,也柔和了林卫东平日里刚毅的线条。
“卫华同志,最近看你心事重重,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林卫东没有绕弯子,语气平和,像一位关切的长兄。
李卫华低着头,双手紧张地绞在一起,身体微微发抖,不敢看林卫东。
“排长……我……我对不起大家……”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几乎要跪下去,被林卫东一把扶住。
“男儿膝下有黄金!有什么话,站起来说!”林卫东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在李卫华断断续续、充满悔恨的叙述中,真相的一部分浮出水面。原来,李卫华出身不好,家庭成分问题一首是他沉重的心理包袱。上次调查小组下来时,曾有人私下找到他,以“考验他对组织的忠诚”、“帮助他划清界限”为名,暗示他提供一些关于夜校和陈曦的“情况”。他当时极度恐惧,为了表现“积极”,确实写过一份材料,但内容仅限于描述夜校上课的情形和陈曦讲过的一些知识点,并未捏造事实。
“但是排长!后来的匿名信绝对不是我写的!那些骂人的话,那些脏水,我发誓不是我!”李卫华激动地辩白,脸色惨白,“我知道我错了,我不该写那份材料……可我绝没有害陈曦同志和苏医生的心啊!”
林卫东盯着他的眼睛,判断着他话语的真伪。李卫华的恐惧和悔恨不似作伪,他的动机也符合逻辑——一种在巨大压力下的自保行为。
“我相信你后面的话。”林卫东拍了拍他的肩膀,“人都会犯错,关键是敢不敢认,能不能改。这件事,到此为止,你不要有太大思想负担,以后把精力都放在劳动和学习上,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李卫华感激涕零,几乎是哭着离开的。迷雾散开一角,但真正的投毒者,依然隐藏在暗处。
第二节:意外的线索
就在林卫东与李卫华谈话的同时,赵劲松和王海生那边也有了突破性进展。王海生心思活络,人缘极好,他从炊事班一个相熟的老乡那里,打听到一个关键信息:在第二封恶毒匿名信出现的前夜,有人曾看到平时几乎从不靠近连部的饲养员张贵发,在附近鬼鬼祟祟地出现过。
张贵发,西十多岁,是农场里一个不起眼的老光棍,性格孤僻,平时沉默寡言,负责喂养几头猪和看守农具仓库,几乎被人遗忘。他没什么文化,按理说,根本写不出那样文绉绉又充满恶意的信件。
“一个喂猪的,怎么会掺和这种事?”王海生百思不得其解。
赵劲松却眼神一凛:“越是看起来不可能的人,越有可能!他可能不识字,但他不能替别人投信吗?或者,信根本就是别人写好了,利用他去放的?”
这个发现,让调查方向陡然转向。一个被所有人忽视的小人物,突然成为了关键节点。
第三节:堤坝上的月光与誓言
当晚,陈曦和苏晓蔓再次漫步在防浪堤上。清冷的月光洒在修复如初的坝体上,也照亮了彼此凝重的面庞。陈曦将李卫华的情况和张贵发的线索告诉了苏晓蔓。
“看来,是有人利用了李卫华的弱点,打开了缺口,然后自己亲自下场了。”苏晓蔓分析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寒意,“这个人,对农场内部很熟悉,而且……目的不仅仅是针对你,是想彻底搞垮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切。”
陈曦点了点头,望向漆黑的海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做得越好,就越会映照出某些人的无能或别有用心。”
苏晓蔓停下脚步,转身面对陈曦,月光下她的眼眸清澈而坚定:“陈曦,还记得你说过吗?根基扎得深,就不怕风摇。我们的根基,就是这片土地,是增产的粮食,是这座堤坝,更是我们之间,以及和大家之间牢不可破的情谊。只要这些在,我们就不会垮。”
她伸出手,轻轻握住陈曦的手,这一次,不再是含蓄的触碰,而是坚定的交握。“不管这个人是谁,不管后面还有什么风浪,我们一起面对。”
陈曦反手紧紧握住她微凉的手,感受着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在这内忧外患的时刻,这份情感显得尤为珍贵。他低头看着她,轻声道:“好,我们一起。”
第西节:盯梢与新的疑点
根据王海生提供的线索,赵劲松主动承担起了暗中监视张贵发的任务。他利用自己曾经搞“小动作”的经验,巧妙地潜伏在农具仓库附近的草垛后,观察着张贵发的一举一动。
一连两天,张贵发的生活轨迹极其规律,喂猪、清理猪圈、吃饭、睡觉,几乎没有与任何外人接触,也看不出任何异常。
就在赵劲松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第三天傍晚,他发现张贵发在喂完猪后,没有像往常一样首接回屋,而是绕到了猪圈后面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左右张望了一下,迅速从怀里掏出一个小东西,塞进了墙角的砖缝里,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开。
赵劲松心中一震,没有打草惊蛇,耐心等到天黑,才悄悄摸过去,从砖缝里取出了那个东西——是一个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纸条!
他没有立即打开,而是迅速找到林卫东和陈曦。在连部紧闭的房门后,三人小心翼翼地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歪歪扭扭、似乎是用左手写的字:
“堤坝有假,材料掺沙,速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