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三尺讲台显您英姿 > 第82章 冷静出击擒贼先擒王(第2页)

第82章 冷静出击擒贼先擒王(第2页)

“搞定一个!”他对自己比了个没什么气势的拳头,甩了甩发酸的手腕。短暂的胜利感很快被更大的压力取代——座谈会!群说明!他得用事实说话,用数据砸开家长们那被焦虑焊死的脑壳!

他立刻扑向电脑,像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清点自己的武器库。

文件夹被一个个点开:

·数据弹药库: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xlsx”:点开,找到高二(7)班那列。虽然平均分依旧在尾巴上挂着,但那个代表进步的、倔强向上的小箭头被他用红色加粗标了出来。旁边备注:对比高一期末,总分平均提升18。7分,年级排名上升2位(从倒数第一到倒数第三,也是进步!)。语文、历史单科进步幅度超年级平均水平。他截了个关键数据的图。

·“课堂纪律晴雨表。docx”:打开,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日期和记录。他首接翻到最近几周,违纪记录(迟到、说话、睡觉、玩手机…)从开学初的每天十几条甚至几十条,断崖式下跌到个位数,甚至偶尔出现“零违纪日”!他用不同颜色标出,做了个柱状对比图,开学初那根柱子高得触目惊心,近期那根则矮得像个小土坡。视觉效果拉满!

·“作业提交率追踪。xlsx”:同样做了个折线图。那条代表按时提交率的线,开学初像心电图骤停,在谷底趴了许久,然后开始艰难地、一步三回头地向上爬升,最近终于颤颤巍巍地爬过了80%的及格线。旁边备注:未交名单从15+人缩减至稳定3-5人(含病假等特殊情况)。

·“积分制能量站运行日志。docx”:这是他让班长记录的。他快速筛选出几条:“10。15,物理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人次:8次(创本学期新高)”;“10。20,课间主动到办公室问数学题人数:3人(李浩小组占俩!奇迹!)”;“10。25,小组互助学习登记:5次”。嗯,虽然不多,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截图!

·成果展示厅:

·翻出手机相册,找到陈小雨参加区艺术节绘画比赛的电子版通知,还有她参赛作品《窗》的高清照片——画面上,一个女孩孤独地趴在教室窗边,眼神空洞地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窗外几缕微弱的光艰难地透进来,照在女孩脸上,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压抑中透着一丝渴望。艺术感染力十足!他特意把作品名和“区级艺术节参赛作品”几个字标红。

·找到吴明那款错题整理小工具的雏形截图。界面极其简陋,黑底白字,透着浓浓的极客风(或者说,草台班子风)。林远看着那简陋的界面,嘴角却忍不住上扬。他配上文字说明:学生自主开发学习辅助工具雏形(基于Python),初步实现错题分类与标记功能。嗯,听起来就高大上了不少!

·城市生存挑战的照片是重头戏!他精心挑选了几张:李浩在临时“指挥部”(其实就是路边花坛)对着地图和组员指点江山,一脸严肃;吴明皱着眉头,手指在手机计算器上飞快地戳着,旁边放着一张皱巴巴的公交线路图;陈小雨蹲在路边,速写本放在膝盖上,专注地画着路边一个卖糖葫芦老人的侧影;最后一张是全班在终点(一个社区小公园)的合影,虽然一个个累得像狗,头发被汗水黏在额头上,但笑容灿烂,手里举着那张皱巴巴的“校级鼓励奖”奖状。还有那张王主任板着脸递奖状的照片(被林远抓拍的),旁边配上扫描版的表扬信,信里“团队协作”、“解决问题能力”、“实践精神”几个词被圈了出来。

·最后的大杀器——班级风貌对比照!他翻箱倒柜,找到开学初某次课间他“偷拍”的教室:桌椅歪七扭八,纸团在地上乱滚,几个男生在过道追逐打闹,后排还有人把书卷起来当望远镜…活脱脱的“垃圾回收站”实景图。另一张是昨天下午自习课他站在后门拍的:教室整洁(相对而言),大部分学生埋头书写,李浩坐在讲台旁边的“风纪督察专座”上,一边写作业一边警惕地扫视全场,像个尽职的门神。两张照片放一起,冲击力满分!

·理念护身符:

·他快速搜索,找到几篇标题唬人的文章,什么《激发内驱力: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游戏化学习:动机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思考》。不求家长真看,主要是镇场子!他把摘要和作者单位(某某师范大学教授、某某教科院研究员)复制下来,显得贼专业。

·民心小彩蛋:

·翻出手机里拍的“吐槽大会”匿名纸条照片。挑出几张:“林老师今天讲野史,秦始皇吃丹药吃窜稀了?笑死,但好像记住了秦朝为啥亡得快[狗头]”;“今天没拖堂!普天同庆!希望保持!”;“李浩当督察居然没打人?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些带着学生鲜活语气的小纸条,最能软化人心。

时间在鼠标的点击、拖拽、复制粘贴中飞速流逝。窗外的夜色从浓黑变成墨蓝,又从墨蓝透出一点灰白。林远眼睛干涩,脖子僵硬,咖啡杯空了又续,续了又空。他像一个技艺精湛(且审美堪忧)的泥瓦匠,把这些五花八门的“砖头”——数据图表、照片截图、文字说明——一块块垒起来,试图筑起一道名为“事实”和“诚意”的城墙。

他新建了一个PPT,命名为《高二(7)班阶段性成长报告——从“心”出发,向“实”而行》。名字有点土,但胜在主题明确。封面图他犹豫了一下,最终没用官方校门照,而是用了那张城市生存挑战的终点大合影——孩子们脸上真实的笑容和汗水,比什么都更有说服力。

他把“弹药”分门别类塞进PPT:

·第一部分:我们面临的起点(混乱教室照+初期违纪作业数据图)——看,我们当初有多惨!

·第二部分:我们的尝试与探索(积分制规则简述+活动照片+表扬信)——我们在努力改变!

·第三部分:看得见的微小进步(纪律改善图+作业提交率曲线+期中进步数据)——努力有成效!

·第西部分:多元成长的闪光点(陈小雨画作+吴明小程序截图+学生正能量纸条)——孩子不只是分数!

·第五部分:理念与展望(高大上文章摘要+后续优化方向)——我们有理论支持,也有改进计划!

做完这一切,天边己经泛起了鱼肚白。清晨微凉的空气从没关严的窗户缝里钻进来。林远靠在椅背上,用力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又使劲眨了眨干涩发红的眼睛。屏幕上那份图文并茂、数据详实的PPT,在晨曦微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它像一份战书,也像一份自白书。

他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指关节,鼠标箭头缓缓移动到微信图标上。点开,那个依旧热闹非凡的家长群映入眼帘。质疑、附和、偶尔冒出的微弱支持……信息流还在滚动。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吸入这黎明前最后的冷冽。眼神疲惫,却异常坚定。指尖悬在发送键的上方。

“来吧,”他对着屏幕上那个金光闪闪的“奋斗”头像(吴明爸),也对着群里所有或明或暗的眼睛,低声说道,“让数据说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