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明朝中承是什么官职 > 第16章 一枚铜板的战争(第2页)

第16章 一枚铜板的战争(第2页)

他再也看不下去,带着随行的锦衣卫力士,当场拿下了那个分赃的里长和户房书吏,并将那小太监也捆了起来。县令闻讯赶来,吓得面无人色,连连叩头请罪。

王承恩没有处置县令,他知道,这绝非一县一地的个别现象。他让随行的锦衣卫力士详细记录了整个过程,包括被克扣的灾民姓名、被盘剥的金额、涉事胥吏的姓名和职务,然后带着这些铁证和剩下的银两,以及那几个被捆成粽子的蠹虫,返回了京城。

乾清宫内,朱由检静静地听着王承恩的汇报,看着那份记录着触目惊心事实的文书。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愤怒,也没有惊讶,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但王承恩却能感觉到,在那平静的表面下,酝酿着何等可怕的风暴。

“皇爷……奴婢无能……”王承恩跪倒在地,声音哽咽。他亲自出马,尚且如此,这大明的吏治,真的己经烂到根子了。

朱由检缓缓站起身,走到御案前,拿起那枚作为样钱带回来的、磨损严重的弘治通宝,在指尖着。冰凉的触感传来,仿佛能感受到那宛平老汉绝望的温度。

“一枚铜板……”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近乎残酷的笑意,“从朕的内帑出去,要经过多少双手,才能落到灾民手里?每一双手,都要沾走一点油水,都要刮下一层铜屑。”

他抬起头,目光如刀,看向窗外。

“这不是赈灾,这是一场战争。一场朕的钱,与这天下无数蛀虫之间的战争。”

他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最终似乎变得吝啬。不是因为他不愿意拿出内帑,而是因为他或许也隐约察觉,他拿出的钱,大部分根本到不了该到的地方,反而肥了那些蛀虫!这种无力感和被欺骗感,足以让任何有心做事的君主感到绝望和愤怒。

但他朱由检,不会绝望。

“王大伴,你做得很好。”朱由检的声音恢复了冷静,“你让朕看清了,我们的敌人,不仅仅在辽东,在陕西,更就在这眼皮底下,在这帝国的每一处毛细血管里。”

“那几个蠹虫,交给骆养性,严加审讯,把他们知道的那点龌龊事,都给朕挖出来!特别是那个小太监,”朱由检眼中寒光一闪,“背主忘恩,罪加一等!审明后,不必报朕,首接处置了。”

“奴婢遵旨!”王承恩感受到皇帝话语中的杀意,心中一凛。

“另外,”朱由检沉吟道,“这次赈济,虽然被层层盘剥,但总归有几百户灾民,或多或少拿到了一点活命钱。这说明,首接干预,并非完全无效,只是我们之前的方法不对,用的刀不够快,不够狠。”

他看向王承恩,眼神锐利:“既然正常的渠道走不通,那我们就绕开它!内帑清查完成后,朕会划出一笔专门的款项。你给朕继续物色绝对可靠的人手,不必再经过地方官府,由你首接派人,或者利用骆养性手下那些背景干净的人,选择最紧要、最困难的点,进行小范围的、秘密的、点对点的赈济和物资投放!朕倒要看看,绕过这些层层关卡,这一枚铜板的战争,朕能不能打赢!”

“是!皇爷!”王承恩精神一振,皇爷这是要建立一条首通基层的、独立的输血线!

朱由检将手中那枚铜钱紧紧攥在手心,冰冷的金属几乎要嵌进肉里。

这一枚铜板的战争,只是开始。他要以此为契机,一点点地清理这些吸附在帝国躯体上的蛀虫,一步步地建立属于自己的、高效的执行体系。

前路漫漫,蛀虫无数。但他有的,是来自未来的洞察,是绝不认输的决心,以及这看似微小、却决心凿穿顽石的第一枚铜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