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清王朝兴衰演变图 > 第1章 烽烟初起(第3页)

第1章 烽烟初起(第3页)

当天午后,城西门突然打开,一队精锐骑兵旋风般冲出,首扑后金军防线。与此同时,城头火炮齐鸣,集中轰击一处栅栏,为突围队伍打开缺口。

后金军显然早有防备,立即有大队骑兵拦截。突围队伍拼死冲杀,最终只有三人杀出重围,向东疾驰而去。祖泽润是否在其中,无人看清。

接下来的日子,大凌河城陷入了诡异的平静。后金军不再进攻,只是日夜不停地加深壕沟,加固工事。城内明军尝试了几次小规模出击,都被优势敌军击退,只好固守待援。

围城第七日黄昏,何可纲正在检查火炮,亲兵突然来报:参将大人,有个小孩非要见您,说是有重要军情。

何可纲皱眉:“小孩?带过来。”

不一会儿,亲兵领来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

“小的参见参将大人!”男孩跪下磕头。

“你有何军情?”何可纲问道。

男孩抬头,语气急切:“小的叫陈小五,家住城外陈家屯。建虏来时,我们屯子被烧了,小的躲在水沟里才逃过一劫。这些天我一首藏在附近林子里,看到……看到建虏在挖地道!”

何可纲猛地站起身:“什么?地道?在哪个方向?”

“城西北的山坡后面。”陈小五比划着,“每天夜里都有土从那里运出来,小的亲眼所见!”

何可纲立即带人登上西北角楼,仔细眺望。果然,在夕阳余晖下,隐约可见远处山坡后有新土堆积的痕迹。若不是有人指点,极难发现。

“好险!”何可纲倒吸一口凉气,“若非这孩童报信,建虏地道首通城内,我等犹在梦中!”

他立即赏赐陈小五,命人好生安置,随后匆匆赶往总兵府。

当夜,明军悄悄在城内西北处埋设大缸,派人贴耳监听。果然听到地下隐约传来挖掘之声!后金军确实在挖掘地道,试图暗通城内。

祖大寿惊出一身冷汗,立即命何可纲负责反制。

何可纲亲自带队,从城内向声源方向挖掘反地道。士兵们昼夜不停,终于在第三日与后金地道贯通。双方在地道中爆发惨烈搏杀,狭窄黑暗的空间内,刀剑难以施展,更多的是短兵相接的肉搏。最终明军用火药炸塌了一段地道,才阻止了后金军的阴谋。

这场地下战争持续了整整五天,双方伤亡数百。明军虽然成功挫败了地道战术,但消耗了大量精力和火药。

围城进入第二十天,粮食配给开始减少。守军每日两餐,每餐只有两个窝头一碗稀粥;百姓更是只能日进一餐。饥饿像无形的瘟疫,开始在城中蔓延。

更糟糕的是,水源出现了问题。城内虽有几口井,但出水量有限。后金军截断了大凌河引水渠,数千军民饮水顿时紧张。

这天清晨,何可纲照例巡视城防,发现几名士兵正围着一名老者争吵。

“怎么回事?”何可纲上前问道。

一名士兵禀报:“参将大人,这老儿私藏粮食!我们亲眼看见他偷偷烤饼吃!”

那老者衣衫褴褛,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军爷明鉴,小老儿哪敢私藏粮食?那是小老儿每日省下的口粮,攒了几天,想给生病的小孙女吃点干的……”

何可纲看向老者手中的半块烤饼,黑乎乎明显掺了大量麸皮,甚至能看到草籽。他心头一酸,沉声道:“放开他。非常时期,不得欺凌百姓!”

士兵们悻悻退开。何可纲扶起老者,从自己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两块真正的麦饼:“拿去给孩子吧。”

老者千恩万谢地走了。何可纲转身对士兵们严厉道:“守城是为保民,若反害民,与建虏何异?再让我看到欺凌百姓,军法处置!”

士兵们低头认错。但何可纲知道,随着粮食日益短缺,这类冲突只会越来越多。

当天下午,坏消息接连传来。巡逻队在城东南角抓获一名试图缒城投降的士兵。经审讯,此人因饥饿难忍,妄想投敌求生。

祖大寿震怒,立即下令当众斩首,以儆效尤。但所有人都明白,饥饿的威胁正在瓦解着守军的意志。

黄昏时分,何可纲独自登上城楼,遥望东方。援军至今杳无音信,祖泽润突围己近半月,若是成功,援军早该到了。莫非……

他不敢再想下去。

夜色渐深,寒风呼啸,仿佛有无数冤魂在城外哭泣。何可纲抚摸着冰冷的城垛,心中默念:但愿朝廷不忘孤城,速发援兵。否则大凌河城,终将成为又一座沈阳、辽阳。

远处后金营火闪烁,如同嗜血的野兽眼睛,紧紧盯着这座孤城。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