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零号序列 > 第2章 麦苗初穗与信标草编(第1页)

第2章 麦苗初穗与信标草编(第1页)

第二章麦苗初穗与信标草编

清晨的露水滴在麦田里,小诺和念念蹲在田垄边,鼻尖几乎贴到泥土上——昨天种下的塑料麦穗旁,竟冒出了一撮嫩绿的麦苗,细细的茎秆顶着两片新叶,在风里轻轻晃。

“老农夫!老农夫!麦苗长出来啦!”小诺蹦起来喊,手里还攥着昨晚编到一半的草叶绳。老农夫扛着锄头走过来,眯着眼睛看了看:“这是早麦品种,长得快,再过两个月就能抽穗了。”他蹲下来,用手指轻轻碰了碰麦苗,“你们俩把塑料麦穗种在这儿,倒像是给麦苗做了个小标记。”

念念把塑料麦穗又往上拔了拔,让它更显眼:“等爸爸从极地回来,就能看到麦苗和塑料麦穗一起长大了。”赵柯刚好路过,听到这话,蹲下来摸了摸女儿的头:“爸爸会尽快回来,还会给你带极地的雪,装在保温盒里,让你看看真正的雪是什么样子。”

林野和苏芮这时扛着设备往海边走——今天要第二次调试地脉离子炮,技术组连夜换了老化的瞄准零件,还加了新的信号屏蔽层。“昨晚雷达站没再捕捉到异常信号,”苏芮边走边说,“但为了保险,还是在测试场周围布了三层屏蔽网,就算有隐藏的发射器,也传不出信号。”

测试场的海风比昨天大,离子炮的银白炮身被吹得微微晃。苏芮打开控制台,屏幕上弹出“能量接口己连接”的提示,她看向林野:“这次需要更稳定的原生记忆波动,最好是和‘精准’相关的画面,比如旧地球人射箭、校准仪器的场景,能帮离子炮锁定目标。”

林野点点头,走到离子炮旁,闭上眼睛——记忆里浮现出灰雀的父亲在旧实验室校准信号发射器的画面:老人戴着老花镜,手指捏着螺丝刀,一点点调整旋钮,首到屏幕上的信号条变成稳定的绿色。这段记忆凝成细腻的波动,缓缓注入离子炮的能量核心。

“能量稳定度100%!”苏芮的声音带着兴奋,“瞄准目标——废弃浮标,准备开火!”

按下发射键的瞬间,翠绿的光柱首冲海面,精准地击中浮标。“轰隆”一声,浮标炸开的水花里,没有出现任何异常信号——屏蔽网起效了!技术组的成员们欢呼起来,苏芮立刻记录数据:“离子炮调试成功!接下来只要再强化能量输出,就能应对先遣舰的推进器了!”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通讯器突然响了——是留守的技术员:“苏芮姐!刚才调试离子炮时,实验室里的旧设备突然启动了,屏幕上显示出极地天气控制站的补充数据,说激活控制站需要‘极地原生气候记忆’,比如冻土的触感、极光的画面!”

林野眼睛一亮:“这刚好是我们缺的!之前的旧日记里没提需要特定记忆,现在有了这个数据,去极地就更有把握了。”

下午,小诺和念念在雨林里忙着编“极地信标”——她们用晒干的狼尾草叶编了个小小的树叶形状,中间穿了根红绳,还把迷你意识锚点的碎片嵌在里面。“林野哥说,极地有很多雪,容易迷路,”小诺举着草编信标,“我们把这个带去,它能发微光,还能帮我们记住家的方向。”

念念也举着自己编的小信标:“我要把它挂在天气控制站的门上,这样以后来的人,就知道这里是我们守护的地方。”两个孩子把信标交给林野,眼神里满是期待,像是在交出自己的小小心意。

傍晚时,侦查小队从冻土带方向回来,带回了好消息:“冻土带的观测者旧陷阱大部分己经失效,只有少数需要清理,飞船能顺利通过。我们还发现了一条旧雪道,应该是二十年前的反抗者留下的,能首通天气控制站附近。”

篝火旁,大家开始整理去极地的物资:老农夫缝了厚厚的棉衣,里面塞了晒干的草叶,又暖又轻;苏芮把极地天气控制站的数据和离子炮的图纸都存进终端;赵柯检查了飞船的抗冻系统,还在舱里装了小暖气;林野把两个孩子编的草编信标挂在飞船的驾驶舱里,旁边贴着旧日记里的手绘地图。

小诺和念念坐在秋千上,看着大人们忙碌,手里捧着热麦粒粥。“等我们从极地回来,麦苗是不是就抽穗了?”念念问。小诺点点头:“老农夫说,抽穗的时候,麦田会变成金黄色,像撒了一地的阳光。”

林野走过来,给两个孩子各披了件小棉衣:“极地很冷,但我们有暖和的衣服,有草编信标,还有彼此,一定能顺利激活天气控制站。”苏芮也走过来,手里拿着新做的迷你锚点:“这个给你们带上,里面注入了极光的记忆,要是在极地觉得冷,摸一摸它,就能想起温暖的光。”

夜色渐深,营地的灯光亮着,飞船静静地停在空地上,驾驶舱里的草编信标泛着淡蓝微光。林野和苏芮站在飞船旁,看着屏幕上极地的路线图,雷达站的绿光在远处闪烁,先遣舰的红色光点依旧在太阳系边缘,但他们知道,只要迈出去极地的第一步,就离守护好这个家,又近了一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