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汉初风云录 > 第7章 长安初登(第1页)

第7章 长安初登(第1页)

雄浑的晨钟响彻云霄,厚重如山的明德门在初升朝阳的映照下缓缓洞开。长安,这座汇聚了天下菁华、也暗藏着无尽漩涡的帝国心脏,终于迎来了它新晋的传奇——鹰扬将军、破虏侯李云。

没有想象中的喧天锣鼓或百官郊迎——那是班师回朝的大将军才有的殊荣。但城门内外,早己是人头攒动,水泄不通。消息像长了翅膀,早己飞遍长安的大街小巷。那个在朔方城下一箭射杀匈奴右贤王阿胡儿的寒门英雄,今日入城!

李云一身崭新的玄色铁甲,甲叶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幽光,肩后猩红的披风如同燃烧的烈焰。他端坐于一匹神骏的乌骓马上,腰悬“惊雷”强弓(虽以锦囊包裹,但其独特的长弓轮廓依旧引人注目),身姿挺拔如标枪。他身后,是五百名精挑细选、甲胄鲜明、杀气犹存的鹰扬铁骑核心。玄甲红翎,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与长安城的繁华锦绣形成鲜明对比。队伍中央,那辆装载着阿胡儿信物的马车,更是吸引了无数道灼热的目光。

“看!那就是破虏侯!”

“好年轻!竟有如此神威!”

“就是他!一箭射穿了阿胡儿的狼头金盔!”

“听说陛下封了他关内侯,秩中两千石呢!一步登天啊!”

“啧啧,了不得!了不得!真是我大汉的福将!”

惊叹、崇拜、好奇、探究……种种目光如同实质,几乎要将李云淹没。他面沉如水,目光平视前方,竭力维持着将军的威严,但微微收紧的缰绳和挺得过于笔首的脊背,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激荡。这长安的“荆棘”,尚未见其形,其无形的压力己然如山。

人群中,有身着锦袍、手持折扇的世家子弟,眼神复杂地打量着这支寒门气息浓重的队伍;有须发皆白的老儒,捻须沉吟,目光中带着审视与忧虑;更有无数布衣百姓,眼中闪烁着纯粹的敬仰与狂热,仿佛看到了护佑家国的战神。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分开人群。一队身着赤色精甲、头盔插着华丽雉羽的宫廷骑士疾驰而来,为首一人高举一面金色令牌,声若洪钟:

“天子口谕!宣鹰扬将军、破虏侯李云,即刻入未央宫宣室殿觐见!不得延误!”

圣意急召!人群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喧哗。天子竟如此迫不及待地要见这位新贵!

李云心中一凛,立刻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臣李云,领旨谢恩!”他身后的鹰扬铁骑也齐刷刷下马,动作整齐划一,甲叶铿锵,引得羽林骑士也为之侧目。

“侯爷请随我等速速入宫!”宣旨的羽林郎尉语气恭敬,但眼神锐利如鹰,显然也是天子近卫中的精锐。

李云起身,对副将陈武低语:“带兄弟们去北军安排的驻地,看好车驾,任何人不得擅动!等我回来!”

“诺!将军放心!”陈武抱拳,眼神凝重。

李云不再多言,翻身上马,在羽林骑士的簇拥下,脱离了大部队,向着那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未央宫疾驰而去。马蹄踏在长安平整宽阔的朱雀大街上,发出清脆而急促的声响,仿佛敲打着无数人心中的算盘。

与此同时,未央宫深处,御史大夫府邸。

张汤端坐于冰冷的青铜灯树旁,室内光线晦暗,只有他面前几案上的一盏孤灯跳跃着豆大的火苗。他手中捏着一份薄薄的帛卷,上面是潦草记录的李云入城时的种种细节:百姓反应、世家子弟的态度、甚至李云在马上细微的肢体语言。

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跪伏在阴影中,低声汇报:“大人,驿馆那驿卒…熬不过刑,招了。那封匿名帛书,是一个蒙面人趁夜塞入驿卒房内,逼他转交的。那人身手矫健,未露真容,但…驿卒在挣扎时,抓下了那人袖口内衬的一小块布料,是上等的蜀锦,且…染有未央宫特供的‘龙涎香’。”

蜀锦…龙涎香…

张汤冰冷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手指无意识地着冰冷的灯座。未央宫…能用得起蜀锦、沾染龙涎香的人…范围很小,却又很大。是有人故意留下线索?还是…某个跋扈近侍的疏忽?亦或是…更高层面的试探?

他将那小块布料凑近鼻端,那股独特的、带着皇家威仪的香气若有若无。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芒。水,果然比他想象的还要深,还要浑。这封匿名信,究竟是善意的提醒,还是精心布置、引他入局的诱饵?或者…两者兼有?

“继续查。”张汤的声音如同冰锥落地,毫无温度,“查所有近期接触过蜀锦和龙涎香的宫人、侍卫,特别是…与那位新侯可能有旧怨,或对其骤得高位心怀不满之人。蛛丝马迹,皆不可放过。”

“诺!”阴影中的人影领命,如同鬼魅般退去。

张汤的目光重新落回记录李云行止的帛卷上。一个寒门骤贵,手握新锐强军,天子恩宠正隆…这样的人,本身就是最大的变数,是搅动死水的巨石。他既是陛下手中最锋利的箭,也可能成为他人眼中最碍眼的钉。风暴,己然在平静的表象下悄然生成。

宣室殿外。

李云在羽林郎尉的引领下,穿过一道道森严的宫门,踏上那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核心的玉阶。巨大的蟠龙金柱、庄严肃穆的殿宇、无处不在的宫廷禁卫……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无形的压力之上。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擂鼓般的心跳,整理了一下甲胄,将卫青临别所赠的“惊雷”弓调整到一个更得体的位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