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臣出列:“陛下仁德,然前线将士若缺粮溃败,届时……”
刘协猛地起身:“那就想办法开源,而不是节流到百姓身上!朕记得一句话:‘民心所向,胜之所往;民心所背,败之所归’!”
他环视群臣,“我们的屯田呢?新式农具推广呢?效果如何?”
陈宫出列回道:“回陛下,屯田收获尚需时日。新式农具如曲辕犁,确实省力高效,但打造分发需要时间,且百姓接受亦需过程。”
“太慢了!”
刘协有些烦躁地踱步,忽然停下,“等等……兴修水利!现在正是春耕前后,兴修水利正当其时!”
他越说越兴奋:“既能蓄水防洪,利于灌溉,增加粮食产量,又能以工代赈,招募流民青壮,给他们饭吃,免得他们无事生非或者被曹丕拉拢!此乃一举两得之策!”
荀攸和陈宫相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亮光:“陛下圣明!”
政策迅速出台。
在刘协控制区内,尤其是冀州、并州等产粮区,官府开始大规模招募百姓兴修水利,提供工具和每日口粮。
诏令传到地方,流民争相应募。
“每日有粥饭,还有工钱拿,这等好事去哪找!”
一个老农拉着儿子的手,“快去报名,总比饿死强!”
刘协甚至亲自参与了几个大型水利工程的规划。
在邺城外的一处工地,他指着地形图对工匠们说:“此处筑坝,不仅要考虑蓄水,还要考虑泄洪。你们看,若是在这里开一道侧渠,雨季时可分流水量,旱季时又能回流灌溉。”
老工匠目瞪口呆:“陛下深谙工事之道!这般设计,小老儿闻所未闻!”
刘协微微一笑,心想这不过是现代水利工程的皮毛而己。
夕阳西下,工地上炊烟袅袅。
劳工们捧着热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个老者望着正在勘察地形的天子背影,喃喃道:“若是历代天子都如此关心我们小民死活,何来天下大乱啊。”
旁边年轻人接口:“是啊,有这样的皇帝,咱们就是拼了命也要保住他的江山!”
消息传到前线,将士们得知天子如此爱护他们的家人,士气大振。
赵云在军前慷慨陈词:“陛下在后方为我们守护家园,我们在前线更要誓死杀敌!诸君,可愿随我破敌?”
“愿随将军!誓死效忠陛下!”三军呼应,声震西野。
而在许昌的曹丕,接到细作关于刘施新政的报告后,愤而掷杯于地:“刘协小儿,收买人心倒是有一手!传令下去,我们也减免赋税!”
谋士连忙劝阻:“主公不可!前线战事正紧,若减赋税,军需何来?”
曹丕哑然,终于体会到了刘协那句“不能竭泽而渔”的深意。
他望着北方,第一次感到那个曾经被他视为傀儡的皇帝,己经成了真正的心腹大患。
。
感谢看官:喜欢线麻的秦羽的支持!
叩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