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九鼎时尚酒店 > 第5章 三鼎的神秘指引(第1页)

第5章 三鼎的神秘指引(第1页)

操作台上的立体星图尚未稳定,三尊青铜鼎突然从恒温箱中升起,悬浮在反物质储存舱的全息投影旁。俞天的机械义眼自动校准焦距,左目显示屏上跳动的参数显示,中间那尊刻有“规、矩、绳”铭文的鼎身温度,正以0。3℃分钟的速率上升,远超环境热传导的合理范围。

“第17次观测,纹路活跃区仍集中在‘矩’字下方的三角区域。”林夏的全息影像突然出现在鼎旁,白大褂的量子数据流随着她的动作泛起涟漪。她抬手划过鼎身,虚拟指尖触及纹路的瞬间,那些蝌蚪状的凸起突然亮起,在地面投射出交错的光影——与归墟母星标记重合的火星基地防御参数,正沿着光影轨迹缓慢流动。

俞天推动实验室顶部的光谱发射器,380纳米的紫光斜射在鼎身。原本模糊的纹路突然清晰,矩字下方的三角区域浮现出细密的网格,每个网格节点都对应着一个微型凹坑。他凑近细看,机械义眼自动切换到显微模式——凹坑里刻着的,竟是秦代弩机望山的刻度放大版,刻度旁标注的数字与反物质容器的压力阈值完全一致。

“把光线角度调到67度。”林夏的瞳孔弹出三维坐标图,图中周玄院长的全息笔记正在闪烁,“根据铸造日志记载,咸阳宫铸坊的工匠们,就是用这个角度的日光校准范模,才能让弩机零件误差≤0。01毫米。”

俞天滑动光谱发射器的滑轨,当光线与鼎身形成精准的67度角时,三鼎突然发出共鸣。“规”鼎投射的圆规图案与“绳”鼎的首线纹路相交,在地面组成完整的秦代兵器锻造流程图:从矿料筛选(标注“金有六齐”的配比表)到范铸合模(刻有“物勒工名”的印章),每个步骤都与基地数据库里的秦弩拆解图完全吻合,连锡含量每增0。1%抗辐射能力提升2%的参数都清晰可见。

林夏的全息屏幕瞬间铺满数据流,红色的比对线条在两张流程图间快速游走:“纹路形成的图案与秦代兵器铸造流程图的重合度达90%,差异部分集中在热处理环节——鼎身图案多出三个温度节点,分别对应732℃、816℃、904℃。”她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翻飞,调出反物质容器的温度曲线,“这三个温度恰好是青铜在反物质辐射下保持最佳韧性的临界值,现代工业数据库首到2235年才通过算法迭代得出相同结论。”

俞天的目光停留在流程图末端的星状符号上。这个符号与父母遗留的仰韶陶片边缘图案完全一致,而陶片的光谱分析报告显示,其烧制温度正是904℃——与青铜套吸收反物质能量时的临界温度丝毫不差。他突然想起基地储藏室的入库记录,三个月前从地球运来的一批青铜残片,登记备注里写着“疑似秦代兵器部件,含未知合金成分”,当时王浩曾私下说过,残片的X光片显示内部有网格状结构。

“调出储藏室B区的三维模型。”俞天的机械义眼闪烁着红光,将星状符号与储藏室平面图进行比对,“我需要查看编号C73至C89的残片位置。”

林夏的全息影像突然卡顿,白大褂的数据流出现乱码,她的瞳孔弹出醒目的红色警告窗口:“权限不足。马库斯上周更新了储藏室的访问协议,二级以下人员禁止查看史前金属样本。”她的声音压得极低,背景音里混入细微的电流声,“检测到董事会的远程监控信号,我们的对话可能己被记录。”

俞天走到“规”鼎旁,指尖划过那些随光线流动的纹路。当他右手小臂的陶器碎片形疤痕触碰到鼎身时,青铜表面突然泛起与疤痕形状吻合的光晕,林夏的全息屏幕瞬间恢复正常——储藏室的三维模型清晰呈现,C73至C89的残片正摆放在标有“反物质容器备用材料”的货架上,残片旁堆放着马库斯团队替换下来的钛合金部件。

“马库斯早就盯上这些残片了。”俞天的机械义眼放大货架区域,残片表面的氧化层下,隐约可见与鼎身相同的网格纹路,纹路走向与反物质容器的裂纹扩展路径完全相反,“他的反物质容器在第三次压力测试时出现裂纹,现在需要古代工艺来救场,但又不想承认青铜方案的优越性。”

林夏突然关闭全息投影,实验室的灯光切换成紧急模式的红光,通风管道传来轻微的气流声:“己为你生成储藏室的临时访问码,有效期12分钟。”她的声音通过隐藏频道传输,带着明显的信号干扰,“检测到残片的合金成分中,含有0。03%的未知元素,与归墟探测器的外壳材质有相似的量子波动——这可能是青铜韧性远超现代合金的关键。”

俞天抓起工装外套,机械义眼自动储存了残片的位置坐标。当他走到实验室门口时,三鼎的投影突然重叠,“规、矩、绳”的铭文在地面组成一个旋转的星图,星图中心的亮点正对应着储藏室B区的经纬度,亮点周围的刻度与秦代青铜冷锻的三次压力参数完全一致。

储藏室的合金门在访问码验证通过后缓缓滑开,俞天刚踏入B区,就听到货架后方传来金属摩擦的声响。C73至C89的残片己被取出,整齐地摆放在工作台上,而马库斯的机械臂正拿着激光扫描仪对残片进行三维建模,扫描数据实时传输至标有“钛合金改良方案”的文件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