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南川九鼎阁 > 第11章 方船残骸的机关解析(第1页)

第11章 方船残骸的机关解析(第1页)

湖对岸幽绿色的眼睛亮起瞬间,俞天操控火星车的机械臂竖起合金护盾。护盾表面的纳米修复因子还在流动,与那双眼睛投射的光束碰撞时,竟激起了淡蓝色的能量涟漪。赵工迅速启动探测仪,屏幕上的光谱分析显示,这股能量与归墟文明标志的辐射特征吻合度达91%。

“是归墟探测器的能量反应,但强度弱了很多。”林夏的全息投影稳定下来,数据流在方船残骸周围织成网格,“方船的金属柱正在吸收这股能量,船体的榫卯结构开始自主复位。”

俞天推动操纵杆,火星车沿湖岸缓缓靠近方船。船体暗绿色的合金板上布满孔洞,却不见锈蚀痕迹。他让机械臂伸出取样钳,夹住一块的船板边缘,发现板材间的拼接处没有任何缝隙——这是墨家“轮舟”特有的燕尾榫结构,通过木材的张力实现严丝合缝,只是这里的材料换成了陨铁与青铜的复合材料。

“船板夹层有陨铁薄片。”林夏将扫描图像放大,薄片的金属结晶结构在屏幕上清晰可见,“与火星车改造时使用的陨铁成分完全一致,镍含量都在18。7%,含有相同的稀土元素配比。”

赵工操作机械臂撬开一块松动的船板,夹层中露出排列整齐的陨铁薄片,每层厚度精确到0。3毫米,与《考工记》中“轮人”篇记载的“六分其轮崇,以其一为之牙围”的比例完全吻合。薄片间填充着淡黄色的胶状物质,接触空气后迅速硬化,形成类似现代密封胶的效果。

“底部有明轮。”俞天让火星车探照灯照向船底,两个首径约3米的圆形装置半浸在水中,边缘的桨叶呈放射状排列,每个桨叶的角度都略有不同。林夏立刻构建出三维模型,模拟明轮转动时的水流轨迹:“推进原理与现代螺旋桨相同,都是通过叶片角度变化产生推力,效率相当于现代螺旋桨的60%。”

模型动画显示,明轮转动时,船尾会形成漩涡状水流,与水力驱动装置相连。而船体中部的凹槽,明显是安置人力踏板的位置——这是人力与水力的结合设计,墨家“巧传则求其故”的造物思想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发现动力传导装置。”赵工指向船体侧面,一组青铜齿轮暴露在孔洞中,齿牙磨损均匀,显然经过长期使用。齿轮组的咬合间隙仅0。1毫米,转动时发出轻微的嗡鸣,与火星车引擎的共振频率意外契合。

俞天让机械臂小心地转动齿轮,明轮随之缓缓转动,在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湖水中的纳米修复因子被搅动起来,像银色的小鱼般附着在齿轮表面,填补着磨损的齿牙。林夏的监测仪显示,齿轮的传动效率在修复因子作用下,从最初的41%提升至53%。

“船体内部有异物。”林夏的数据流突然聚焦在船舱位置,“存在金属容器的能量反应,体积约0。05立方米。”

俞天指挥机械臂清除船舱入口的障碍物,一块扭曲的合金板被移开,露出里面的暗格。暗格中放置着一个青铜匣子,长约30厘米,宽20厘米,表面刻着与三鼎相同的雷纹,匣口处有精巧的机关锁。

赵工尝试用各种工具开锁,都无法打开。俞天想起卷2中发现的“墨”字青铜碎片,让机械臂将碎片贴近匣口。碎片与雷纹接触的瞬间,匣子发出“咔嗒”一声轻响,lid缓缓弹开。

匣内铺着一层暗红色丝绸,虽历经千年,仍保持着韧性。丝绸上放着一卷竹简书,竹简用细麻绳捆扎,每片长23厘米,宽1。8厘米,符合秦代官方文书的规格。林夏的扫描仪掠过竹简,屏幕显示保存完好度78%,墨迹未出现晕染。

俞天让机械臂小心翼翼地展开竹简,林夏同步进行文字识别。竹简上的秦隶清晰可辨:“归墟之器,能隐其形,光可惑目,昼则如日,夜则似星,触之如电……”

“是墨家弟子的观察记录。”林夏快速翻译,“这段记载证实了归墟文明的全息投影伪装技术,与我们在诺克提斯迷宫遇到的情况完全吻合。”

竹简上还画着几幅简笔画,一幅是方形船只与圆形飞行器的对峙,另一幅是三颗鼎状物体悬浮在空中,鼎下连接着类似能量束的线条。俞天注意到,画中鼎的纹路比他们目前发现的三鼎多出了几个分支,似乎指向不同的方向。

“还有后半部分被水浸泡过。”赵工指着竹简的末端,字迹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出“地脉”“星轨”“九变”等零星字眼。林夏尝试用增强算法处理,却在最关键的位置出现乱码——那里的墨迹中检测到归墟文明的能量残留,正在干扰扫描。

就在这时,方船突然剧烈晃动,明轮转动速度加快,激起的水花溅到火星车的外壳上。林夏的警报声响起:“归墟探测器的能量信号正在增强!湖对岸的眼睛数量增加到七对,正朝我们移动!”

俞天看向屏幕,竹简上模糊的字迹突然发出红光,与青铜匣子的雷纹产生共鸣。那些无法辨认的字符周围,浮现出与火星车仪表盘相同的符号——这是某种能量引导装置的启动密码。而方船底部的明轮,在修复因子的持续作用下,转速己恢复到设计标准的80%,完全具备水下航行的能力。

机械臂夹着的竹简突然自行卷起,重新缩回青铜匣子。匣子lid自动闭合,表面的雷纹开始流动,与方船金属柱的红光形成闭环。湖水中的纳米修复因子如潮水般涌向船体,暗绿色的合金板上,一个被掩盖的墨家标志逐渐显现。

湖对岸传来重物踏水的声响,七对幽绿色的眼睛己逼近至百米范围。林夏的扫描显示,这些生物的外形与卷2中遇到的归墟机械守卫相似,只是体型缩小了一半,行动速度却快了近一倍。

火星车的能源指示灯因共鸣效应持续攀升,己达到满负荷的92%。俞天看着方船甲板上那个与三鼎凹槽吻合的圆柱形金属柱,突然意识到,这艘船不仅是探测工具,更是启动某个大型装置的钥匙。而竹简上未解读的内容,很可能就藏在方船即将前往的水域深处。

方船的明轮突然全速转动,缆绳般的水流将火星车轻轻推向船体。林夏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促:“船体正在建立能量连接,我们被锁定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