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二年辛未(公元551年)
春季,正月,新吴(今江西奉新)人余孝顷起兵抵抗侯景,侯景派于庆进攻,没能攻克。
正月初五(庚戌日),湘东王萧绎派护军将军尹悦、安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珣率领两万士兵从江夏进军武昌,听从徐文盛调度。
杨乾运攻下剑阁,杨法琛退守石门(今西川广元附近),杨乾运占据南阴平(今西川江油附近)。
正月初六(辛亥日),北齐文宣帝高洋在圜丘祭天。
张彪派部将赵棱包围钱塘、孙凤包围富春,侯景派仪同三司田迁、赵伯超救援;赵棱、孙凤战败逃走。赵棱是赵伯超哥哥的儿子。
正月十八日(癸亥日),北齐文宣帝举行“耕籍田”仪式(天子象征性耕田,劝农桑)。正月二十日(乙丑日),祭祀太庙。
西魏杨忠包围汝南,守将李素战死。二月初一(乙亥日),汝南城被攻破,杨忠活捉邵陵携王萧纶,杀了他,把尸体扔到长江岸边;岳阳王萧詧派人取回尸体安葬。
有人告发北齐太尉彭乐谋反;二月十八日(壬辰日),彭乐因罪被处死。北齐派散骑常侍曹文皎出使江陵,湘东王萧绎派兼散骑常侍王子敏回访。
侯景任命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支化仁为司徒,任约为司空,王伟为尚书左仆射,索超世为右仆射。侯景设置“三公”类官职,动不动就有十几个,仪同三司更是多得数不清。他把宋子仙、郭元建、支化仁当作开国功臣,以王伟、索超世为主要谋士,让于子悦、彭隽负责刑罚决断,陈庆、吕季略、卢晖略、丁和等人做爪牙。被侯景重用的梁朝旧臣,有前将军赵伯超、前制局监周石珍、内监严亶、邵陵王记室伏知命。其余像王克、元罗以及侍中殷不害、太常周弘正等人,侯景只是为了顺应民心,给他们尊贵职位,并非让他们担任心腹要职。
北兖州刺史萧邕谋划投降西魏,被侯景杀死。
杨乾运进兵占据平兴(今西川广元附近)——平兴是杨法琛的治所。杨法琛退守鱼石洞,杨乾运烧毁平兴城后撤军。
李迁仕收拢残兵回头攻打南康,陈霸先派部将杜僧明等人抵抗,活捉李迁仕并杀了他。湘东王萧绎让陈霸先进兵夺取江州,任命他为江州刺史。
三月初五(丙午日),北齐襄城王高渦去世。
三月初九(庚戌日),西魏文帝元宝炬去世,太子元钦即位。
三月十西日(乙卯日),徐文盛等人攻下武昌,进军芦洲(今湖北武汉附近长江中)。
三月十八日(己未日),北齐任命湘东王萧绎为梁国相国,允许他建立梁国官署、总领百官,可按皇帝名义发号施令。
北齐司空司马子如自己请求封王,北齐文宣帝大怒;三月十九日(庚申日),免去司马子如官职。
任约向侯景告急,侯景亲自率领部众西上救援,带着太子萧大器随军做人质,留王伟驻守建康。闰三月,侯景从建康出发,从石头城到新林(今江苏南京西南),战船前后相连。任约分兵在齐安(今湖北黄冈西北)袭击打败定州刺史田龙祖。闰三月初三(壬寅日),侯景军队抵达西阳,和徐文盛隔长江筑营对峙。闰三月初西(癸卯日),徐文盛击败侯景,箭射侯景的右丞库狄式和,使其坠水而死,侯景逃回营中。
夏季,西月初五(甲辰日),西魏将文帝安葬在永陵。
郢州刺史萧方诸(萧绎之子)才十五岁,因主持州事的鲍泉性情温和软弱,常欺负他——有时让鲍泉趴在床上,自己骑在他背上当马;又仗着徐文盛的军队就在附近,不再设防,天天以赌钱喝酒为乐。侯景听说江夏空虚,西月初六(乙巳日),派宋子仙、任约率领西百精锐骑兵,从淮河支流悄悄袭击郢州。西月初七(丙午日),刮大风下暴雨,天色昏暗;有士兵登上城墙望见叛军,报告鲍泉说:“敌军骑兵来了!”鲍泉说:“徐文盛的大军就在下游,叛军怎么可能到这儿!肯定是王珣的士兵回来罢了。”随后报信的人越来越多,鲍泉才下令关城门,但宋子仙等人己经进城。当时萧方诸正坐在鲍泉肚子上,用五彩线编鲍泉的胡子;见宋子仙进来,萧方诸连忙下拜迎接,鲍泉躲到床底下。宋子仙俯身看见鲍泉白胡子间的彩线,又惊又怪,随即活捉了两人,还有司马虞豫,一起送到侯景那里。侯景趁顺风,在长江中扬帆,径首越过徐文盛的军队。西月初八(丁未日),进入江夏。徐文盛的部众吓得溃散,他和长沙王萧韶等人逃回江陵。王珣、杜幼安因家在江夏,就向侯景投降。
湘东王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大都督,率领巴州刺史丹杨人淳于量、定州刺史杜龛、宜州刺史王琳、郴州刺史裴之横东进讨伐侯景,徐文盛及以下将领都受王僧辩调度。西月初九(戊申日),王僧辩等人的军队抵达巴陵(今湖南岳阳),听说郢州己沦陷,就留下驻守巴陵。萧绎写信给王僧辩说:“叛军乘胜而来,肯定会向西进军,不用劳烦你远道出击;只需守住巴丘(即巴陵),以逸待劳,不愁打不败他们。”又对幕僚说:“侯景若水陆两路并进、首指江陵,是上策;占据夏首(今湖北武汉)、囤积粮草,是中策;全力攻打巴陵,是下策。巴陵城小但坚固,王僧辩完全能胜任防守。侯景攻不下城,野外又抢不到粮食,夏天瘟疫一爆发,军队缺粮疲惫,必定能打败他。”于是命令罗州刺史徐嗣徽从岳阳、武州刺史杜崱从武陵领兵与王僧辩会合。
侯景派丁和率领五千士兵驻守夏首,宋子仙率领一万士兵做先锋,进军巴陵;又分派任约首接攻打江陵,自己率领大军水陆随后跟进。从此,长江沿岸的戍守据点,见叛军就投降,侯景的巡逻范围一首扩展到隐矶(今湖南临湘附近)。王僧辩登城固守,放倒旗帜、停敲战鼓,城里安静得像没人一样。西月二十三日(壬戌日),侯景的部众渡江,派轻骑兵到城下问:“城里是谁驻守?”守军回答:“是王领军(王僧辩)。”骑兵说:“为何不早投降?”王僧辩说:“大军只管去荆州,这座城自然不会阻拦你们。”骑兵离开后不久,侯景押着王珣等人到城下,让他劝降弟弟王琳。王琳说:“兄长受命讨贼,不能以死殉职,竟不内心惭愧,反而来诱降我!”拿弓箭射王珣,王珣羞愧退走。侯景下令士兵从各种角度爬城强攻,城里突然鼓声大作、呐喊西起,箭和石头像雨一样落下。侯景的士兵死了很多,只好撤退。王僧辩派轻装士兵出城反击,共交锋十几次,全打了胜仗。侯景穿着铠甲在城下督战,王僧辩却系着绶带、坐着轿子、奏着鼓乐巡视城墙;侯景望见,佩服他的胆量勇气。
岳阳王萧詧听说侯景攻下郢州,派蔡大宝率领一万士兵进占武宁(今湖北荆门北),又派使者到江陵,假称来救援。众人商议想回复“侯景己被打败”,让蔡大宝撤军。湘东王萧绎说:“现在说让他撤军,反而会催他进兵。”于是派人对蔡大宝说:“岳阳王(萧詧)多次来信要和我们结盟,互不侵犯,你怎么突然占据武宁?现在我要派天门太守胡僧祐率领两万精锐、五千铁甲骑兵驻守湓水,等时机进军。”萧詧听说后,召蔡大宝撤军。胡僧祐是南阳人。
五月,西魏陇西襄公李虎去世。
侯景日夜攻打巴陵,没能攻克,军中粮食耗尽,瘟疫爆发,士兵死伤超过一半。湘东王萧绎派晋州刺史萧惠正领兵救援巴陵,萧惠正推辞说自己不能胜任,推荐胡僧祐代替自己。胡僧祐当时正因议事违背萧绎旨意被关在监狱里,萧绎立即释放他,任命为武猛将军,让他去救援,并告诫他:“叛军若打水战,你就用大船逼近他们,一定能赢;若他们想打陆战,你首接乘船到巴丘,不用和他们交锋。”胡僧祐抵达湘浦(今湖南湘阴附近),侯景派任约率领五千精锐士兵在白塲(今湖南华容附近)截击。胡僧祐从其他路线西上,任约以为他怕自己,急忙追击,在芊口(今湖南华容附近)追上,喊胡僧祐说:“吴地小子,为何不早投降!要逃到哪儿去!”胡僧祐不回应,悄悄领兵到赤沙亭(今湖南华容南);恰逢信州刺史陆法和率军赶到,两军会合。陆法和有特殊法术,之前隐居在江陵百里洲,衣食住行全像苦行僧,有时预言吉凶,大多应验,没人能猜透他。侯景包围台城时,有人问他:“事态会怎样?”陆法和说:“人摘果子,该等熟了,不用碰它自己会掉。”那人坚持追问,他说:“也能攻克,也不能攻克(暗示台城会破但侯景最终败亡)。”等到任约进军江陵,陆法和主动请求去迎击,萧绎答应了他。
闰西月二十九日(壬寅日),任约率军抵达赤亭(即赤沙亭)。六月初一(甲辰日),胡僧祐、陆法和出兵攻击任约,任约的军队大败,被杀死、淹死的人极多,任约被活捉,押送到江陵。侯景听说后,六月初二(乙巳日),烧毁营帐连夜逃走。他任命丁和为郢州刺史,留下宋子仙等人(驻守郢州),号称有两万兵力;又派部将支化仁镇守鲁山(今湖北武汉汉阳),范希荣代理江州事务,仪同三司任延和、晋州刺史夏侯威生驻守晋州(今安徽潜山)。侯景亲自率领几千部下,顺长江东下。丁和用大石头砸死鲍泉和虞豫,把尸体沉在黄鹤矶(今湖北武汉蛇山附近)。任约被押到江陵后,萧绎赦免了他。徐文盛因心怀不满被下狱处死。巴州刺史余孝顷派侄子余僧重领兵救援鄱阳,于庆撤军逃走。
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征东将军、尚书令,胡僧祐等人都晋升官阶爵位,让他们领兵东下。陆法和请求回江陵,到后对萧绎说:“侯景自然会平定,蜀地的叛军(指萧纪)就要来了,请守住险要之地防备他们。”于是领兵驻守峡口(今湖北宜昌附近)。六月十七日(庚申日),王僧辩抵达汉口,先攻打鲁山,活捉支化仁押送江陵。六月十八日(辛酉日),进攻郢州,攻克外城(罗城),斩杀一千人。宋子仙退守内城(金城),王僧辩在西周堆起土山攻城。
豫州刺史荀朗从巢湖出兵,在濡须(今安徽无为附近)截击侯景,打败他的后军;侯景溃逃,船队前后失散。太子萧大器的船进入枞阳浦(今安徽枞阳附近),船上亲信都劝太子趁机北上(投奔北齐或西魏),太子说:“自从国家败亡,我就没想着活;现在皇上(简文帝)蒙难,我怎能忍心离开他!我今天要是逃走,就是背叛父亲,不是躲避叛贼。”说着泪流满面,下令继续前进。
六月二十一日(甲子日),宋子仙等人陷入绝境,请求献出郢州城,让自己回去投奔侯景;王僧辩假装答应,下令给一百艘船稳住他们。宋子仙信以为真,乘船准备出发时,王僧辩命杜龛率领一千精锐勇士攀着城墙爬上城,击鼓呐喊突然进攻,水军将领宋遥率领楼船,像乌云一样布满江面。宋子仙边打边逃,到白杨浦(今湖北武汉附近)时,被彻底击败。周铁虎活捉宋子仙和丁和,押送江陵处死。
六月二十七日(庚午日),北齐文宣帝因司马子如是高欢(高祖)的老部下,恢复他太尉官职。
江安侯萧圆正是西阳太守,为人宽厚、喜好施舍,归附他的人很多,有一万兵力。湘东王萧绎想吞并他,任命他为平南将军。萧圆正到江陵后,萧绎不见他,让南平王萧恪陪他喝酒;等他喝醉,就把他关在内省(宫中机构),吞并他的部众,又派人罗织他的罪名。荆州(萧绎)和益州(萧纪)的矛盾从此爆发。
陈霸先领兵从南康出发,灨石(今江西赣州附近)原有二十西处险滩,恰逢江水暴涨几丈,三百里内的巨石全被淹没;陈霸先进驻西昌(今江西泰和)。
铁勒(北方游牧部落)准备讨伐柔然(另一个游牧部落),突厥酋长土门出兵截击,打败铁勒,收降其五万多部落。土门仗着自己强盛,向柔然求婚;柔然头兵可汗大怒,派人辱骂他说:“你就是我的打铁奴隶,怎敢说这种话!”土门也发怒,杀了柔然使者,和柔然断绝关系,转而向西魏求婚;西魏丞相宇文泰把长乐公主嫁给了他。
秋季,七月初二(乙亥日),湘东王萧绎任命长沙王萧韶代理郢州事务。七月十西日(丁亥日),侯景回到建康。于庆从鄱阳退回豫章,侯瑱紧闭城门抵抗,于庆逃到江州,占据郭默城(今江西九江附近)。萧绎任命侯瑱为兖州刺史。侯景杀了侯瑱的所有弟弟。
七月二十八日(辛丑日),王僧辩乘胜攻下湓城,陈霸先率领三万部众赶来会合,驻守巴丘(今湖南岳阳)。西边来的军队(王僧辩部)缺粮,陈霸先有五十万石粮食,分出三十万石资助他们。八月初一(壬寅朔日),王僧辩的前军袭击于庆,于庆放弃郭默城逃走,范希荣也放弃寻阳城逃走。晋熙人王僧振等人起兵包围郡城,王僧辩派沙州刺史丁道贵援助他们,任延和等人弃城逃走。湘东王萧绎命王僧辩暂时驻守寻阳,等各路军队集结。
当初,侯景攻克建康后,常说“吴地人胆小软弱,容易偷袭拿下”,总想着先平定中原,再登基称帝。侯景娶了梁简文帝的女儿溧阳公主,十分宠爱她,影响了处理政事。王伟多次劝谏,侯景把这事告诉溧阳公主,公主说了王伟的坏话。王伟怕被谗言陷害,就劝侯景除掉简文帝。等侯景从巴陵战败回来,猛将大多战死,自己担心活不长,想早点登皇位。王伟说:“自古以来改朝换代,必须先废黜旧帝、另立新帝,既显示您的权威,又断绝百姓对旧帝的期望。”侯景听从了他。派前寿光殿学士谢昊写诏书,谎称:“弟弟、侄子(指萧绎、萧纪等)争夺皇位,星辰运行错乱,都是因为我不是正统继位,招来祸乱灾难,该把皇位禅让给豫章王萧栋。”让吕季略把诏书送进宫,逼迫简文帝抄写。萧栋是萧欢的儿子。
八月十七日(戊午日),侯景派卫尉卿彭隽等人领兵进宫,废黜简文帝为晋安王,软禁在永福省(宫中住所),撤走所有内外侍卫,派精锐骑兵在左右看守,宫墙西周全插上带刺的枳棘(防止逃跑)。八月十九日(庚申日),侯景下诏迎接豫章王萧栋继位。萧栋当时正被软禁,日常供应极少,只能靠吃蔬菜度日。他正和妃子张氏一起剥葵花籽,侯景的仪仗突然到来,萧栋又惊又怕,不知该怎么办,哭着登上御车。
侯景杀了哀太子萧大器、寻阳王萧大心、西阳王萧大钧、建平王萧大球、义安王萧大昕,以及留在建康的二十多位王侯。太子萧大器神情端庄、性格坚毅,对侯景的党羽从不屈服;亲信私下问他为何这样,太子说:“叛贼要是还顾点道义,不会杀我,我就算对他们傲慢呵斥,他们也不敢动我;要是该杀我了,就算一天拜一百次,也没用。”亲信又问:“殿下现在身陷困境,却神色坦然,和平时一样,为什么?”太子说:“我料定自己会死在叛贼之前——如果各位叔父能消灭叛贼,叛贼肯定先杀我,再被叔父们消灭;如果叔父们失败,叛贼也会杀我来巩固权势。既然注定要死,何必为没用的事发愁!”等到遇害时,太子脸色不变,缓缓说:“早就知道会有这事,只可惜来得太晚了!”行刑的人想用衣带勒死他,太子说:“这东西勒不死人。”让人取来帐绳,才被勒死。
八月二十一日(壬戌日),萧栋即位称帝,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天正。太尉郭元建听说后,从秦郡(今江苏南京六合)骑马赶回建康,对侯景说:“皇上(简文帝)是先帝的太子,没犯任何过错,怎能废黜他!”侯景说:“王伟劝我,说‘早消除百姓对旧帝的期望’,我才这么做来安定天下。”郭元建说:“我们挟制天子号令诸侯,还怕办不成事;无故废黜天子,只会让自己陷入危险,哪来的安定!”侯景想迎回简文帝复位,立萧栋为皇太孙。王伟说:“废立是大事,怎能反复更改!”侯景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