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月亮的背面有什么东西? > 104(第1页)

104(第1页)

37。星际梦网:伏尼契的星图,中世纪的末日信标

(1)

卢雨晨瘫倒在暗红色的晶体岩石上,大脑因过度负荷而嗡嗡作响,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胸腔深处能量透支后的虚脱痛楚。向深空发送求救信号几乎榨干了她和星穹网络最后一丝力气。此刻,她只能仰望着天空中那三颗诡异太阳缓慢移动,感受着这个陌生世界令人不安的物理规则如同潮水般拍打着她的感知。

希望渺茫得如同风中残烛。其他的“漂流木”是否存在?是敌是友?即便存在,他们又能提供什么帮助?而脚下这片大地本身,那些如同活物般蠕动、能瞬间汽化一切的晶体触须,才是迫在眉睫的威胁。

就在她意识模糊,几乎要再次被拉入那片由星穹网络维持的、半梦半醒的集体潜意识海洋时,一段极其突兀的、与当前环境格格不入的图像碎片,如同深水炸弹般在她脑海中炸开!

那不是来自星穹网络的数据库,也不是来自“欢迎包”的信息流,更不是她对当前环境的感知。那图像古老、模糊、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熟悉感——

一片从未在任何天文记录中出现过的奇异星域。星辰的排布方式违背了所有己知的星座规律,它们被某种暗红色的、如同植物脉络或生物血管般的纤细线条连接着,构成一个庞大而诡异的网络。在这网络的核心,悬浮着一颗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星体。

它并非标准的球体,而更像一个不断旋转、变化的多面体,时而如同巨大的水晶簇,时而如同内部流淌着熔光的几何监狱,时而又像是一只冰冷注视宇宙的复合眼睛。它的光芒不是单纯的可见光,而是一种掺杂了暗紫、幽绿、和病态粉红的、令人极度不适的混合辐射。图像旁边,是用一种完全无法识别的、扭曲如蔓藤的文字书写的标注(但她却莫名地“理解”了其含义):

“枯萎之星,万千归途之终,亦为囚笼之始。”

这图像…这感觉…

卢雨晨猛地坐起,额前晶体因情绪的剧烈波动而发出刺痛的光芒。她想起来了!这不是她第一次“看”到这幅星图!

在她还是一名埋头研究量子引力的博士生时,有一次在导师的私人收藏室里,她曾无意间翻看过一本极其古老的、以羊皮纸制成的复印本画册。画册里的图案光怪陆离——奇异的植物、在绿色液体中沐浴的苍白人形、错综复杂的生物管道系统、以及…天文星图。那本画册就是闻名于世却又无人能解的——《伏尼契手稿》!

当时她只觉得那些星图荒诞不经,是中世纪神秘主义者的胡思乱想。但其中有一页,描绘的就是眼前她脑海中这幅由血管状线条连接星辰、核心是一颗怪异多面体的星图!那一页的图像给她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为它透出的那种冰冷、非人、却又带着奇异吸引力的感觉,与其他页的“herbal(草药)”或“balneological(沐浴)”主题截然不同!

为什么?为什么伏尼契手稿中一幅中世纪的神秘星图,会在此刻,在她意识最薄弱、与星穹网络和这个诡异新世界深度连接的时候,如同幽灵般浮现?而且,其描绘的星体特征…那种多面体结构、那种令人不适的混合光芒…竟然与她刚刚惊鸿一瞥的这个新星系的核心特征,有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神似?!

难道…伏尼契手稿并非胡言乱语?而是某个(或某些)中世纪的神秘主义者,通过某种未知的方式,“窥见”了这片位于宇宙边缘、物理法则摇曳的无序焦土?甚至预言了“枯萎之星”的存在?(2)

这个念头让她不寒而栗。

她挣扎着集中精神,试图在星穹网络残破的数据库和自身记忆深处挖掘更多关于伏尼契手稿的信息。碎片化的记忆和数据流淌而过:

碳14年代测定:约公元1404-1438年间制成。

作者未知:文字无法破译,疑似人造语言或极端密码。

内容诡异:不符合任何己知的中世纪科学或神秘学体系。

“天文”章节:包含圆形星图、黄道十二宫符号(但排列错误)、以及那些由“血管”连接星辰的诡异插图。

为什么是15世纪?那个时代,欧洲正从中世纪的黑暗走向文艺复兴的黎明,哥白尼还在酝酿日心说,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还局限于地心说和占星术…

除非…除非那个时代,存在着某种漏洞,或者说窗口?

卢雨晨的晶体接口突然捕捉到一段极其微弱、来自地底深处的能量波动——源自那些尚未完全沉寂的、遍布全球的古文明遗迹网络。波动很杂乱,但其中似乎夹杂着一种…熟悉的频率?与她脑海中浮现的伏尼契星图产生了一种微弱的共鸣!

她猛地意识到:15世纪!正是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前夜!也是欧洲人开始大规模挖掘、探索、甚至掠夺全球各地古文明遗址的时代!金字塔、巨石阵、玛雅神庙…这些“星穹号”的引擎部件,在那个时代开始被大规模扰动!

是这些扰动,无意间激活了某些沉寂的、低功率的、她尚未完全理解的信息泄露机制?就像用错误的钥匙去捅锁,虽然打不开门,却可能让门后的光线和声音泄露出来一丝?而某些感知敏锐的中世纪神秘主义者(也许是炼金术士、秘密社团成员、甚至是被迫害的学者),捕捉到了这些泄露出来的、关于地球真实身份(星穹号)和宇宙真实图景(包括这片无序焦土)的碎片化信息?

他们无法理解这些超越时代的知识,只能用当时所能理解的象征体系——占星符号、生物形态、神秘文字——将其记录下来,最终形成了《伏尼契手稿》这样光怪陆离、无法破译的天书?那幅“枯萎之星”的星图,就是他们对这片星域、对那颗恐怖核心的、扭曲而模糊的瞥视?

那么,手稿中那些沐浴的苍白人形…难道是对“星穹之子”意识沉眠状态的隐喻?那些奇异的植物…是对这个星球上这些恐怖晶体簇的原始描摹?那些生物管道系统…是对星穹网络能量回路的拙劣模仿?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伏尼契手稿就不是一本疯子的涂鸦,而是一份来自中世纪的、关于末日未来的、加密的警告信!一份因为人类对自身脚下秘密的早期探索而意外泄露出的、关于“星穹号”最终命运(被错误信号引导至“枯萎之星”)的预言!

“枯萎之星,万千归途之终,亦为囚笼之始…”

这句伴随星图出现的、被她莫名“理解”的标注,此刻如同冰水浇头。归途之终?是指“播种者”的母文明湮灭于此?囚笼之始?是指这片星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一个连“播种者”都无法逃脱、最终化为宇宙伤疤的囚笼?

他们不仅跃迁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方,更是跃迁到了一个连创造他们的高等文明都折戟沉沙的宇宙坟场?!(3)

热门小说推荐

道吟
守着猫睡觉的鱼道吟
...
万道成神
新版红双喜万道成神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