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飞翔的梦想手抄报 > 第243章 病历上的绣线(第1页)

第243章 病历上的绣线(第1页)

安宁蹲在医院走廊的长椅旁,指尖抚过病历本封面的磨损处。红色的病历编号“AX-47”被磨得有些模糊,却像道烧红的烙铁,烫得她指尖发麻——这个编号格式,和严正明实验体档案里的编号如出一辙。她刚给肿瘤科的张大爷送完“心愿袋”,转身就看见护士台遗落的这本病历,封皮里夹着半片干枯的薰衣草,散发着淡淡的药味。

“这是302床李叔的。”路过的护士长捡起病历,指尖在编号上顿了顿,“他总说自己是‘报废品’,不肯配合治疗。你看这病历本,被他揉得像团咸菜,也就你绣的平安结能让他多看两眼。”

安宁翻开病历,诊断结果“晚期肺癌”的字样刺得她眼睛发酸。更让她心惊的是,在“既往病史”栏里,有行被圆珠笔涂抹过的记录,隐约能看出“2005年基因实验接触史”的痕迹。她突然想起老周笔记本里的记载:严正明的实验体编号到“AX-46”就中断了,民间一首流传有个“AX-47”,是唯一靠自愈力存活的“失败品”。

“李叔说,他肺里的癌细胞长得很奇怪。”护士长的声音带着惋惜,“医生说像是被什么东西抑制着,没扩散得那么快。他总笑说,是当年在实验室吸的消毒水起了作用,谁知道呢。”

安宁的目光落在病历本最后一页,上面贴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李叔穿着白大褂,站在“希望号”实验基地的门口,胸前的工牌上写着“研究员李伟”。照片边角有个小小的针孔,像是被人用绣花针戳过。

她抱着病历本冲进病房时,李叔正对着窗外发呆,手里捏着安宁上周送的平安结,结上的蒲公英绒毛被得发亮。“李叔,这编号……”安宁把病历推到他面前,声音忍不住发颤,“您是……AX-47?”

李叔的肩膀猛地一颤,平安结从指间滑落。他看着编号,突然笑了,笑声里混着咳嗽:“藏了二十年,还是被发现了。”他捡起平安结,指着蒲公英的根部,“你绣得真好,像极了当年从实验室带出来的那株——它在墙角的裂缝里发芽,我就知道,人也能像草一样,从石头缝里钻出来。”

原来李伟当年是严正明的助理研究员,因反对活体实验被当作“失败品”投入培养舱,却意外存活下来。他带着自己的基因样本逃离,这些年靠着自学的草药知识抑制病情,还偷偷帮助过其他实验体逃跑。“苏晴当年藏的U盘,就是我递出去的。”李叔的指尖在病历本上划过,“她总说,我的基因序列里有种‘倔强的自愈力’,可惜没来得及研究……”

安宁突然想起母亲的实验笔记,在“AX-47”的页脚,苏晴用红笔写着:“该样本存在天然拮抗基因,可抑制异常细胞增殖,需结合特定草药激活——蒲公英、艾草、紫苏……”后面的字迹被水洇过,模糊不清。

“您等等!”安宁掏出手机,翻出刘畅发的母亲笔记照片,“这些草药,您用过吗?”

李叔的眼睛亮了:“我每天都用蒲公英煮水喝!还有艾草熏房间,紫苏叶泡水……都是当年在实验室偷偷种的,没想到……”他突然抓住安宁的手,“这不是巧合!苏晴早就发现了,只是没来得及说!”

林岚带着基因检测设备赶来时,李叔正给安宁讲实验室的往事。“严正明总说我是‘浪费粮食的失败品’,”他指着自己的肺部,“可这‘失败品’偏偏活得比他久。”当检测探针刺入皮肤时,他突然笑了,“你说这算不算老天爷的讽刺?”

检测结果出来时,连见惯了大场面的林岚都愣住了:李叔的基因序列中,果然存在与双生基因相似的拮抗片段,而长期服用的草药成分,恰好激活了这种抑制作用。“这简首是天然的抗癌机制!”她盯着屏幕上的基因图谱,“苏晴的推测是对的,只是被严正明的狂热掩盖了。”

安宁突然有了个主意。她拿出绣绷,在李叔的病历本封面上,沿着“AX-47”的编号绣起来:用金线把数字连成藤蔓,在空白处绣上蒲公英和紫苏,最后在角落绣了只展翅的鸟。“这样,”她笑着说,“以后看到的人,只会觉得这是本绣着希望的本子,不是什么‘失败品’的记录。”

李叔摸着绣线,眼眶湿了:“当年在培养舱里,我总幻想能像鸟一样飞出去。现在看来,不是靠翅膀,是靠这些扎进土里的根。”他把病历本抱在怀里,像抱着件稀世珍宝,“等我好了,也学刺绣,把实验室的阳光、墙角的草、逃跑的路,都绣出来。”

消息传到互助会时,姑娘们正在赶制新的平安结。小花娘提议:“咱们绣本‘生命绘本’吧,把李叔的故事、安欣的故事、阿月的故事都绣进去,就叫《裂缝里的光》。”

阿月立刻翻开速写本,新的图案上,病历本的编号被绣成了缠绕的花茎,上面开着无数朵不同的花,每朵花都标着个名字:“李伟”“安欣”“阿月”……最顶端的花心里,绣着苏晴的名字。

“这样,”阿月说,“妈妈就能看到,她没完成的研究,有人替她继续了;她守护的人,都活得很好。”

李叔开始接受新的治疗方案——结合他的基因特性和母亲的草药方。每次换药时,他都会把那本绣着花的病历本放在床头,说“这样连药都带着香味”。安宁则在病房里支起绣绷,教其他患者绣平安结,说“针脚能缝补伤口,也能缝补日子”。

有天李叔看着安宁绣的蒲公英,突然说:“你知道吗?当年从实验室带出来的那株蒲公英,种子落在了互助会现在的位置。说不定,你们现在踩的地方,就长着它的后代呢。”

安宁低头看着绣线在病历本上穿梭,突然觉得这些五颜六色的线,像极了那些藏在基因里的秘密——有些是痛苦的疤痕,有些是倔强的希望,而针线的作用,就是把它们织在一起,变成能抵御风雨的图案。

夕阳透过病房的窗户,给病历本上的绣线镀上了层金边。李叔的咳嗽声渐渐轻了,他指着蒲公英的绒毛,轻声说:“你看,风一吹,它们就带着种子飞走了。就像这些故事,总会找到新的土壤,长出新的希望。”

安宁点点头,在蒲公英的旁边,又绣了颗小小的种子。她知道,这本病历本不会被尘封,它会和那些绣线一起,成为最珍贵的教材——教会人们,即使身处裂缝,也能靠着心里的光,绣出属于自己的春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