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柱几人都有些许期待的看着李奋斗。
被几人长辈看着的李奋斗,有点心虚,好在光脑很快把最佳育种方法传输进了脑海。
“爹,今年因为天气冷暖交替,玉米种子冷热破坏了胚芽,才是造成发芽率低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弄一个大棚,保证玉米发芽的温度就可以了。”
李铁柱几人被李奋斗说的有点摸不着头脑。
副队长李国民出声询问,李国民辈分是李奋斗的堂哥,整个靠山屯都是李姓,有些130户人家,也就是看着同姓的团结,困难时期都没有饿死人,也是方圆十里八乡生活条件最好的村子。
“奋斗老弟,你说的大棚是什么东西?俺耕了几十年的田,都没有听过。”
李奋斗耐心解释起来,“国民哥,大棚就是用化肥的内袋拆出来,盖一个密封的小棚子,这样棚子里的温度就能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温度,种子发芽率自然就上来了。”
几人见李奋斗说的有板有眼,似乎有那么点意思。
继续询问:“那化肥的内袋那么小?怎么制作大棚?”
李奋斗深知这年代的人认知不高,事物讲解更加更加深入人心。
“爹,等我一会,我去拿我家的化肥内袋。”
李奋斗冲进家里,取下挂在墙上的化肥内袋,倒出里面的些许榛蘑,又取了一把剪刀,又在房檐下抽出来两根高粱杆子。
来到院子,李奋斗用剪刀剪开化肥内袋,然后用高粱杆子绑住西个角,然后弯曲起来,一个简化版的小棚子就制作了出来。
顿时李铁柱几人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都是种了几十年田的人,立马明白了李奋斗的意思,己经相信了一大半。
铁铁住再次询问:“三儿,这小棚子真的能保证温度吗?”
李奋斗信誓旦旦的回复,“爹,西周都用土给压实,太阳落山了用稻草盖住,白天太阳出来就切开稻草,中午太阳大的时候两边掀开一个口,防止里面温度过高,肯定没有问题。”
“而且这大棚的温度比外面高,玉米苗的长势会比现在的快,等秧苗足够大了再移栽出来,和前阵子种下的玉米长势差不多,也不影响农时。”
李奋斗的一阵输出,听的几人眼睛发亮。
李铁牛拍了拍李奋斗的肩膀,对着几人说道:“奋斗的方法应该可行,我们还是召开会议,我们还要想办法去收集更多的内袋。”
几人纷纷点头同意,脸上也都露出了笑容,没有刚刚的愁容。
李铁柱笑着拍板,“行,我们拿着三儿制作的简易大棚去开会,这样能更容易说服其他人,毕竟这是大事,马虎不得。”
李国民几人郑重的点了点头,拿着高粱杆子和内袋就往大队部赶去。
。。。。。。
李铁柱几人来到大队部,立马开了广播。
“请靠山屯每家派个代表到大队部会议室开会,知青和下放的人也都派代表过来。”
半个小时以后,130户都派了家里代表过来,村里的知青点也派了两个代表,一男一女,下放的两家人也都一家来了一人。
李铁柱摆了摆手,清了清嗓子,“都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