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你命的行动。”刘三郎说完,一把扼住其脖颈,捂紧其嘴巴,对其余众人道:“还等什么?动手啊。”众人如梦方醒,互相对视几眼,一拥而上,将来人乱刀捅死。
刘三郎等来人不再动弹,扔下尸体说道:“人死了,咱们己经没了退路,现在马上行动,拿下杨端和亲信,然后通知全军反秦降赵!”
很快,杨端和安插的人都在梦中被擒下,然后刘三郎先召集河北士兵六千余人,说出归家意愿后,众人欢声雷动。剩余三千多人见状不知所措,正担心自己会被清除或俘虏,众人议论纷纷,一时间似有骚乱迹象。
刘三郎站出来对他们说道:“老家不在河北的弟兄们,你们不用紧张,我们这些兄弟今日反水,实在是因为咱们这些魏人在秦军中受气太甚。现在赵国司马尚将军说了,我等过去后是否愿意参军全凭自愿,绝不强迫。家里没地的会按每人二十亩分给土地。这和秦国的霸道做派完全不一样。咱们同袍一场,我不会为难你们。愿意跟我们走的我们欢迎,不愿意的,等天一亮就可以自行过河。现在愿意一起投赵的站到我后面来。”
三千多人听了议论纷纷:“这赵国会不会只是说得好听,等咱们过去了就还是当兵,做奴隶。”
“应该不会,我有个同乡之前在井陉被俘,回来和我说过,赵国是真分地。他要不是老婆孩子都在秦国,就不回去了。”
“按你这么说,是真的了?我没老婆孩子,爹娘也不在了,那我就过去了。”
“我也是,走,同去。”
“同去同去,”许多人叫起来,“我估摸着再怎么着也比在秦国强。”
“大伙说得对,什么狗屁军功爵,就算你在战场上侥幸砍了几个脑袋回去换个爵位,稍微犯点法就全没了。我有个老乡,之前灭韩时候得了爵位,只因为在街上跑得快些,就被削了爵位,回到军队重新当兵。这他妈不纯属骗人。”
“对,有道理啊,就算是条狗也可以在街上跑,人就不行,秦法就是杀人法。”
这两人的对话很快引来众人附和,一时间都咒骂起秦国的严刑峻法。刘三郎在一旁听着两人中其中一人说话声音有些熟悉,他走近两步凝目一看,这两人不正是赵使和其随从吗?他俩竟然没走,而是扮做秦军士兵混了进来。
赵使见他认出自己,也不避讳,还向他挤挤眼睛。刘三郎微微点头向他示意。
在两人的带动下,士兵们群情激奋,除了有家业在秦国的大都选择了降赵,最后愿意回去的只有两千左右。这两千人里还有不少因为家人在秦无法降赵而暗道可惜。
见形势己定,两名赵使向刘三郎辞别后立马回去禀报司马尚。司马尚带领乐叔和赵式领军两万前来接管俘虏和渡口的防御,刘三郎令众军放下武器摆在阵前以示诚意。
出发前司马尚己经严令众军,对待俘虏不得侮辱谩骂甚至殴打,违者军法从事。
众俘虏之前激愤归激愤,但是降赵后赵国方面到底会对自己怎样毕竟心里还是没底。这时见赵军军纪严明,每一人对自己这些人横眉冷眼甚至侮辱谩骂,众人不由得心中大定,庆幸自己做了正确选择。
等赵式把投降的秦军带走,司马尚对剩下的两千人做了简单的赵国政策宣教,然后放其南归。众人均道赵国诚信,心中对前往赵国生活也更为向往。
待送走秦军,司马尚和乐叔立即围绕白马渡沿黄河布置防御。随着杨端和的全面撤退,黎城、顿丘也都落入赵军手中,只要再向西南打下朝歌和虚,守住宿胥口北,则黄河以北,太行以东的大片土地就都属于赵国。
以后赵军沿河连山设防,只要指挥得当,绝不会再让秦军打到内地,邯郸被围的事情可能将彻底成为历史。现在只有邺城拒不投降,司马尚等人也不着急,断了他粮草任其坚守。
赵军甚至连围城都没有围,城内的数千守军却不敢出来一步。再等月余城内粮尽,不信其不投降。
赵式将俘虏带回去交给公子嘉,公子嘉先向众人普及赵国新法后让人将众人分别情况,家室尚在的令其归家,无家无室的和外地的人就择地安置,分给田亩。
许多被安置的人一脸不相信的问工作人员:“老兄,这些地真是给我的?收获了真的只用上交一成?”
工作人员己经回答过上百遍,不胜其烦地说道:“真的真的真的,别再问了,我一天啥也不干就回答你们这些问题了。这是大王制定的新法,大司农不是早给你们说过了,这还有什么怀疑的。”
虽然工作人员一脸不耐,但是发问的人却一点不生气,而是笑得合不拢嘴:“不怀疑,不怀疑,我只是感觉在梦里一样,自己有一天竟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哈哈。”
工作人员被他的样子逗笑了,拍拍他说道:“老弟,梦里给不了你这样的日子,但是赵国能,咱们大王能,好好干吧。”
“嗯嗯,老兄慢走。”
杨端和带领西万大军刚撤回来,辛胜传来消息,桂陵、桃人两城虽遭赵军攻击,但由于救援及时并未落入赵军之手。杨端和心中稍安,若是桂陵桃人失守,赵军只需毁掉宿胥渡口坚守两城,就能断了己方退路。
杨端和回令辛胜加固城防后立即率军去抢回宿胥口。辛胜收到指令,点兵两万前去攻打宿胥口。他没有吃过骑兵的亏,以为赵军只有数千,两万精锐应该可以轻松对付。
本着兵贵神速的原则,两万大军轻装简从,自桂陵首奔宿胥口,想趁着李牧立足不稳给他来个突袭。
李牧等人由韩巳带路,经过两日行军到达桃人城外。骑兵不善攻城,且桃人和桂陵相邻,一城受到攻击另一城会立马增援响应。虽然骑兵能在对方增援路上突袭,但这一来会暴露骑兵战斗力,二则两城仍然难以攻下。
而相比两城,若能拿下宿胥口对自己来说战略意义更大。李牧权衡一番后,决定假意攻城,并留下姓名,让两城兵力不敢擅自出动,自己再去突袭宿胥口,则更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