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说的很明白,即使是李承乾这种对军事不是很懂的小白也听明白了。
说来说去,攻打高句丽就不是可以速战速决的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徐徐图之,比如历史上李世民在经历战争失败之后,就接纳了大臣的建议。
对高句丽不断进行袭扰,特别是春天农忙的时候,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就容易饿肚子,肚子一饿,人们的情绪就大,矛盾就越多,矛盾越多后来的仗就越容易打。
“依马公之见,这仗到底该怎么打。”
马周笑道:“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字,缓!”
“缓?”
“对,高句丽军队的战斗力、兵器水平、战略战术与大唐相比可谓天差地别,他们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坚固的城池,上上策就是陆地出动小股骑兵不断消耗高句丽的实力,海上出击剪除高句丽的盟友百济,最后利用高句丽内讧,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如此足以灭亡高句丽。”
说罢,马周有些意犹未尽的舔舔嘴唇,似是有些犹豫。
李承乾看到他的表情,当即心头一动,问道:“马公还有何高见,不妨一并说来。”
马周挠挠头,嘿嘿笑了一声。
“刚才说的乃是上策,老臣还有中策和下策。”
“哦,说来听听。”
“这中策嘛,无外乎就是拉拢一方打压一方,这盖苏文弑主篡权,高句丽国内必然有很多人对其不满,另外新罗总不能袖手旁观吧,我们可以资助这些人武器粮食,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
“同时可以制造一些意外,许诺一些好处,挑拨离间百济和高句丽的关系,只要他们反目成仇,要攻下高句丽甚至整个辽东半岛就简单多了。”
“这下策嘛,就简单许多了,尽管高句丽的城池易守难攻,但我们只需将其团团包围,夏日炎炎之时往城池的水源中扔一些感染瘟疫的死老鼠,不用多久瘟疫弥漫,城池自然不攻自破,只是此法有伤天和,不到万不得己要慎用。”
看到李承乾目露诧异,马周还以为他在责怪自己,当即咳嗽了一声收起笑容。
“殿下,此法确实有伤天和,是老臣孟浪了。”
“不!”
出乎马周意料,李承乾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赞同的点点头。
“我不是在责怪你,你的方法我很认同,必要时刻可以一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蛮夷对我大唐子民烧杀抢掠之时,可不会良心发现,对待畜生就要用畜生的方法。”
这次轮到马周诧异了。
他自幼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什么三教九流没见过,因此也难免会有此想法,但太子可是从小学习诗书礼仪,有太多儒学大家为他传道授业。
从小耳濡目染儒家那一套,怎么太子也会这么想?
李承乾笑了笑道:“蛮夷都是敌人,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本太子可不会生出悲天悯人那一套。”
马周不由自主的点点头,这太子真是越来越对胃口了。
“殿下,此次东征您一定要小心再小心,魏王刚刚住进武德殿,如今风头正盛,老臣怀疑。。。”
“我知道,希望他不要一意孤行吧,我实在不愿看到兄弟相残。”
望着李承乾的背影,马周默不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