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山里飞出凤凰 > 第23章 课堂的启示(第1页)

第23章 课堂的启示(第1页)

九月的长沙带着夏末的余温,国防科大的香樟树叶被晒得发亮,风一吹就簌簌作响。巧儿抱着《地质勘探基础》课本往阶梯教室走,口袋里的银锁贴着皮肤,传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温热。这热度比往常更明显些,像有只细小的手在轻轻叩击掌心,她下意识摸了摸,纹路里还沾着清晨洗漱时的水汽。

《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是这学期的选修课,授课的陈教授是业内有名的地质专家,据说曾参与过西南山区的生态修复工程。巧儿选这门课时,心里想的全是青石村的后山——李霸天被抓后,村里虽没了乱采的动静,但那片被挖得坑洼的坡地,总让她夜里睡不安稳。

教室里己经坐了大半学生,巧儿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刚翻开笔记本,就看见陈教授抱着平板电脑走进来。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帆布衬衫,头发有些花白,却腰杆笔首,一开口声音洪亮得像撞在岩层上:“今天咱们不讲理论,先看个真实案例。”

幕布上很快出现了一组卫星图,左侧是十年前的青山,植被浓密得像泼了绿墨;右侧是如今的景象,山体被生生剜去一块,的岩石呈灰黄色,像道狰狞的伤疤。“这是赣南某稀土矿,”陈教授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过度开采导致岩层松动,去年雨季引发大规模滑坡,埋了山下三户人家。”

画面切换到滑坡现场的照片:扭曲的房屋残骸半埋在泥土里,断裂的树干横七竖八,救援人员穿着橙色救生衣在废墟上搜救。巧儿的呼吸猛地一滞,指尖不自觉攥紧了笔——这场景太熟悉了,上个月银锁发烫时,她闭眼看见的就是这样的画面:青石村的老银杏树歪在一边,后山的泥土裹挟着石块涌向下坡的农舍,爹娘的呼喊声混在风雨里。

“稀土是战略资源,但不是‘亡国资源’。”陈教授的声音带着痛心,“很多矿主只图短期利益,用‘搬山式’开采,把山体的‘骨头’都挖空了。你们学地质的,得记住,山是活的,有筋骨,有脉络,破坏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巧儿的视线落在屏幕角落的地质剖面图上,图中标记的断裂带走向,竟和她手绘的青石村后山图惊人地相似。她忽然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咱们村的山是‘龙脊山’,那道白石头梁是龙的脊梁骨,动不得。”以前只当是老人的老话,此刻对照着剖面图,才惊觉爷爷说的“脊梁骨”,正是支撑山体稳定的关键岩层。

下课铃响时,巧儿几乎是冲上去拦住了陈教授。她的手指因为紧张有些发颤,从书包里掏出那张折叠得整齐的地质图:“陈老师,您看这个。”图纸是她熬夜画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岩层分布、矿脉走向,甚至还有她凭银锁感应标出的“危险区”。

陈教授推了推眼镜,接过图纸仔细端详。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纸上,把那些细密的线条照得清晰可见。他先是眉头微蹙,随即眼中泛起赞许的光,手指点在“危险区”的标记上:“这里的岩层裂隙,你是怎么发现的?仪器测过?”

“是……是凭感觉,还有祖辈留下的记录。”巧儿没敢提银锁的秘密,只含糊带过,“这是我老家青石村的后山,有人想开采这里的矿,我担心会像您说的那样,塌了。”她深吸一口气,终于问出藏在心里许久的问题:“老师,您看这样的矿脉,能做到保护性开发吗?不是那种破坏性的挖法。”

陈教授盯着图纸看了足足五分钟,忽然拍了下桌子:“这图太专业了,比有些勘探队画的还精准!”他拉着巧儿走到走廊的窗边,指着远处的岳麓山:“你看那山,以前也有人想挖石采矿,但后来搞了‘分层保护’——核心区严禁动土,缓冲区搞生态种植,边缘区适度开发,既保住了山,又能让当地人受益。”

他接过巧儿递来的笔记本,在上面画了三个同心圆:“青石村的山有古墓,还有你说的‘龙脊骨’岩层,核心区必须圈起来,把古墓和关键岩层护住。矿脉要是在边缘区,可以用‘充填采矿法’,挖完再用混凝土把空洞填上,不让山体塌掉。”

巧儿赶紧低头记录,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陈教授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混沌的思绪——银锁曾让她“看见”山体里的空洞和裂隙,这不正是需要重点充填的区域吗?爷爷日记里写的“山根不能断”,和教授说的“核心区保护”,本质上是一个道理。

“还有生态修复,”陈教授补充道,“挖过的地方得种上本地的树种,比如你老家的银杏、松树,它们的根系能抓牢土壤,比外来树种管用。另外,得搞实时监测,放几个传感器在岩层里,一有松动就报警。”

“传感器?”巧儿抬头问,“那会不会很贵?我们村是贫困村,可能买不起。”

“可以申请生态保护补贴,”陈教授笑了,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她,“我认识省地质局的人,他们正在推‘乡村山体保护计划’,你把这张图和村里的情况整理成报告,我帮你递上去。说不定还能争取到技术支持,免费装监测设备。”

巧儿握着那张名片,指尖传来名片的粗糙质感,心里忽然暖烘烘的。她想起上个月给爹娘打电话,娘说后山的泉眼水少了,爹叹着气说“山要是毁了,咱就没根了”。那时候她只能着急,现在却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陈教授走后,巧儿靠在走廊的栏杆上,着口袋里的银锁。阳光穿过香樟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银锁的温热顺着掌心蔓延到手臂,仿佛与远处的群山产生了共鸣。她闭上眼,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画面:青石村的后山被划上了清晰的保护线,古墓旁立着“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挖过的坡地种满了银杏树苗,监测仪在阳光下闪着微光,爹娘在山下的草药田里除草,笑声顺着风飘得很远。

这个念头越来越清晰,像一颗种子在心里扎了根。她掏出手机,给陆明发了条消息:“陆哥,帮我查下青石村后山的矿脉具置,还有村里的土地确权资料。”

发送成功的瞬间,银锁轻轻颤了一下,像是在回应她的决心。巧儿望着远方的天空,心里默默说:爷爷,爹,娘,我找到保住山的法子了。这一次,我一定能守好咱们的家。她握紧笔记本,转身往图书馆走去——她要赶紧把报告写出来,还要查更多保护性开发的案例,不能辜负教授的帮助,更不能辜负这座山的期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