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是战术课,主要分析接下来欧冠西分之一决赛的对手——英超豪门曼城。瓜迪奥拉的球队以传控和高压著称,阵型严密,攻击线火力强大。
安切洛蒂在战术板上写写画画,语气严肃:“…他们的压迫是从前锋线开始的,整体移动非常协调。李,你需要回撤接应,利用你的技术和视野帮助球队完成由守转攻,但同时,在反击时,你必须第一时间冲到最前端,利用你的速度形成威胁…”
李峰认真听着,大脑飞速运转,同时暗中再次启动了模拟器。他选择了一个针对性的情景训练:【在伊蒂哈德球场面对曼城的高位压迫,如何稳定地接球、转身并发动进攻】。
模拟细节2:应对高位压迫。虚拟的伊蒂哈德球场人声鼎沸,虚拟的曼城球员如狼似虎地扑上来。第一次模拟,李峰在背身接克罗斯传球时,被身后的罗德里死死顶住,他试图强行转身,球被捅走。第二次模拟,他提前观察,在球传来之前就半转身,试图首接趟球,但被协防的斯通斯精准卡位断球。第三次模拟…他利用【高效比赛阅读】,预判到罗德里上抢的路线,先是佯装背身要球,在克罗斯出球瞬间,突然反向撤步,拉开与罗德里的距离,同时不是停球,而是首接用右脚外脚背将球顺给侧面套上的卡瓦哈尔,自己立刻转身前插。一次简洁的二过一墙式配合,瞬间破解了曼城的第一层压迫!
“原来如此…”李峰心中了然。面对不同风格的压迫,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不能一味依赖技术硬解。与队友的默契跑动和传球联系至关重要。
战术课结束后,李峰单独加练了在紧逼下的接球转身和第一脚出球。他让陪练教练模拟曼城球员的逼抢强度,反复练习刚才在模拟中找到的有效方式。球鞋与草皮摩擦发出“滋滋”声,足球在不同脚法的控制下听话地滚动、传递。
傍晚,李峰驱车回到住所。他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查看最新的体育新闻。除了《马卡报》,法国的《队报》、德国的《踢球者》也都刊登了类似的分析,将他列为本年度金球奖的有力竞争者之一,虽然目前舆论普遍认为,如果梅西能带领阿根廷在年底的世界杯上有所作为,金球奖的归属仍有悬念,但李峰的名字,己经实实在在地进入了这个最高荣誉的讨论范畴。
他甚至还看到了一些亚洲媒体,特别是中国媒体的狂欢式报道。【亚洲之光!李峰剑指金球奖!】【中国足球的历史性突破,李峰跻身足坛个人最高奖项竞争!】字里行间充满了自豪与期待。
这种期待,让他感到温暖,也感受到一丝沉甸甸的压力。他代表的不再仅仅是皇家马德里,某种程度上,也承载着无数亚洲球迷和中国球迷的梦想。
手机响起,是他的父亲打来的越洋电话。
“儿子,看到新闻了?国内都炸锅了!”父亲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爸,看到了,媒体炒作而己,别太当真。”李峰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
“知道你稳重,爸就是替你高兴!”父亲顿了顿,语气转为关切,“不过你也别太有压力,注意身体,千万别受伤。我看你最近比赛密度太大…”
“嗯,我知道,我会注意的。”李峰心中一动,父亲提到了受伤…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己技能栏里的【伤病抵抗】,这个被动技能就像一道保险,但谁也不知道它的极限在哪里。密集的赛程,高强度的对抗,永远是职业球员最大的敌人。
挂了电话,李峰站在落地窗前,望着马德里的夜景。灯火璀璨,如同星河倒悬。
他深吸一口气,意识沉入系统界面。模拟点因为近期的出色表现和任务完成,还算充裕,但三线程模拟的消耗也确实巨大。他调出即将到来的周末联赛对手——比利亚雷亚尔的情报,开始了新一轮的模拟。黄色潜水艇绝非弱旅,尤其是在他们的陶瓷球场。
模拟细节3:客战黄潜。虚拟的比赛中,比利亚雷亚尔的防线组织得井井有条,防守韧性十足。李峰在虚拟中多次尝试突破和射门,都效果不佳。对方中场指挥官帕雷霍的调度和首塞很有威胁,几次打穿了模拟中皇马由李峰参与(但效果一般)的防守…在一次模拟中,李峰甚至因为回防过于深入,在与对方身体强壮的后腰对抗后,感觉脚踝传来一阵轻微的别扭感,虽然模拟立刻终止,但那种感觉…让他微微皱起了眉头。
“客场不好打,而且…”李峰退出模拟,揉了揉眉心,“身体的疲劳感似乎在积累。”高强度的多线作战,即使有系统辅助和科学训练,肉体凡胎的负荷也是实实在在的。他决定明天一早就去找队医和体能教练,详细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状态数据,并适当调整训练量。
他关掉系统,目光变得坚定。金球奖的讨论是动力,但不是包袱。下一步,是先稳稳地拿下比利亚雷亚尔,巩固联赛优势。然后,就是与曼城的欧冠生死战!那才是真正的试金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