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当三国开直播 > 第54章 江东之请与医道西行(第1页)

第54章 江东之请与医道西行(第1页)

鲁肃的再次到来,在南安陆安的意料之中,但他带来的孙权附加条件,却稍稍有些出乎意料。

“陆司马,吴侯深明大义,愿与南阳结为唇齿,共抗北曹。”鲁肃依旧是一副谦和诚恳的模样,但话语中的分量却不容小觑,“然,江东六郡,近年来时有疫病流行,尤其乃是江河湖泽众多,水蛊(血吸虫病)、瘴疠之疾,困扰军民久矣。吴侯闻听张机先生医道通神,更有洞察‘微虫’之仙术,心中仰慕不己。”

他略微停顿,观察了一下陆安的神色,才缓缓道出真正的条件:“吴侯恳请,能否请张机先生携高徒,前往江东一行?一则,为吴侯母亲吴国太诊治旧疾;二则,望张先生能指点江东医官,传授防治疫病之法。若先生应允,江东愿以战船三十艘,并稻米十万石为谢礼,且盟约即刻便可缔结,江东水军亦可为南阳屏蔽东方,牵制曹军。”

首播间顿时议论纷纷:

【好家伙,孙权这是点名要挖我们的医圣啊!】

【三十艘战船+十万石粮食!孙权下血本了!】

【说是请去治病讲学,万一扣下不让回来怎么办?】

【主播,不能答应!张仲景是我们的核心技术人才!】

【但拒绝的话,和江东的盟约可能就黄了……】

陆安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孙权这一手,看似求医,实则一石数鸟。若能留下张仲景,则江东医疗水平大涨,军民获益;若留不下,结个善缘,也能学到些东西;更重要的是,此举可以试探南阳的底线,以及陆安对麾下人才的掌控力。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坐在一旁的张仲景:“伯祖先生,您的意思如何?”

张仲景抚须沉吟,他一生致力于医学,传播医道、活人无数是他的夙愿。江东地广人多,疫病困扰,若能前去,确能救治更多人。但他也深知此行风险与政治意味。

“医者父母心,若有病患相求,老朽义不容辞。”张仲景缓缓道,“然,南阳医学院初建,诸多医理尚在整理验证,诸多学徒亦需教导。老朽若此时离去,恐……”

陆安明白了张仲景的顾虑,他既想行医济世,又不愿耽误南阳的医学奠基,更不愿成为政治筹码。

“子敬先生,”陆安转向鲁肃,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为难与诚恳,“伯祖先生乃我南阳医学基石,医学院上下皆仰赖其指导。且先生年事己高,江东路途遥远,江湖风波难测,若有闪失,陆安百死莫赎。再者,吴侯所虑之疫病,其防治之法,非一日之功,更需因地制宜。”

他话锋一转,提出一个折中方案:“不若如此如何?由伯祖先生亲自遴选三至五位得其真传、医术精湛之高徒,携带先生整理的部分医案、以及针对水蛊、瘴疠的初步防治手册,随先生前往江东。一则可为吴国太诊治,二则可为江东医官讲学,三则可实地考察江东疫病情况,回禀先生后,或可制定更详尽的方略。同时,我南阳愿与江东建立医药互通之渠道,江东若有急需之药材,我南阳尽力筹措。至于伯祖先生本体,仍坐镇南阳,总领医政,培养更多医者,岂不两全其美?”

这个方案,既满足了孙权大部分需求,又保住了张仲景这个核心,还顺势提出了医药贸易的可能性。

鲁肃闻言,仔细思量起来。带不回张仲景本人虽有些遗憾,但能得其高徒和防治手册,也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更能维持盟约。他看得出陆安对张仲景的尊重与保护,知道强求反而不美。

“陆司马思虑周详,如此安排,甚好。”鲁肃最终点头同意,“肃必当禀明吴侯,促成此事。”

送走鲁肃后,陆安立刻与张仲景商议人选。最终选定了一位性格沉稳、尽得张仲景伤寒论真传的弟子,以及两位在“微生物”学说和外科清创方面表现突出的年轻医官,组成使团。陆安还特意调拨了一小队精锐士卒,由一名机敏的队率带领,负责护卫和联络。

临行前,陆安私下对那名队率嘱咐:“尔等此行,首要任务是保证三位医官安全,其次才是完成任务。若事有不对,或江东有强留之意,可便宜行事,务必护得医官周全,返回南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