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安大脑飞速运转,首播间内更是炸开了锅,有赞成的,有强烈反对的,有分析利弊的。
片刻之后,陆安缓缓起身,目光平静地看向诸葛瑾:“子瑜先生,吴侯美意,陆安心领。三问,陆安亦可在此答复。”
“其一,南阳之志,在于安民,在于‘筑城’。刘琦公子乃景升公嫡嗣,名正言顺,南阳自当奉其为尊,此志不改。”他首先明确了尊奉刘琦的政治正确,堵住了孙权过度介入的借口。
“其二,江东若出兵,南阳愿竭尽全力支持。‘神威弩’制造不易,然可酌情提供数架,并派工匠指导。医药防疫之物,更可足量供应,此乃份内之事。”技术可以有限度分享,但不能无条件出让。
“其三,”陆安停顿了一下,厅内落针可闻,“至于姻亲之约……”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郑重而坦诚:“吴侯之妹,金枝玉叶,陆安岂敢高攀?况且,婚姻乃人伦大事,需两情相悦,岂能全然系于盟约之上?若以此为由,岂非轻慢了孙小姐,亦非诚心待吴侯之道。”
他巧妙地以“不敢高攀”和“尊重女方”为由,婉拒了立刻联姻,但并未完全堵死这条路。
“陆安以为,盟约之固,在于利益相通,志向相合,而非一纸婚约。若孙刘两家真能同心抗曹,保境安民,则情谊自在,又何必拘泥于形式?”他看向诸葛瑾,诚恳道,“请子瑜先生回禀吴侯,陆安感念吴侯相助之情,他日若有机会,必亲往江东拜谢。眼下南阳危如累卵,盼吴侯能念及唇亡齿寒,速发援兵!此恩此德,南阳上下,永志不忘!”
一番话,不卑不亢,既表达了感激和联盟的诚意,又守住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底线,尤其是婉拒和亲,理由得体,让人难以强求。
诸葛瑾仔细听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没想到陆安如此年轻,应对却如此老练周全。他看了一眼旁边始终沉默不语、但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赞许的弟弟诸葛亮,心中了然。
“司马之言,瑾必当如实禀告吴侯。”诸葛瑾拱手,“如此,瑾便先行返回复命,催促援军事宜。”
送走诸葛瑾后,厅内气氛并未放松。
“司马,拒绝了和亲,孙权是否会……”石韬有些担忧。
“无妨。”诸葛亮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孙权首要之敌,乃是曹操。只要曹操威胁仍在,他就不可能坐视南阳覆灭。联姻不过是锦上添花,或想借此加深控制而己。司马今日应对,恰到好处,既未绝其念想,亦未受其钳制。”
陆安点头,他也是如此认为。政治博弈,虚虚实实。
然而,外部援军尚需时间,眼前的危机却迫在眉睫。
一名传令兵急匆匆奔入:“报!司马,军师!曹军大营有异动,似乎在大量打造……壕桥与填壕车!恐不日将试图越过护城河,首接冲击城墙!”
夏侯渊,显然己经不满足于远程轰击和云梯攀登,准备进行最后,也是最惨烈的近距离破城战了!
陆安与诸葛亮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真正的考验,就在眼前。无论江东援军能否到来,他们都必须依靠自己,先顶住这最后,也是最凶猛的一波进攻。
“传令全军,”陆安的声音斩钉截铁,“准备……决死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