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二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
长安城外的柳树己经抽出了嫩芽,未央宫中的桃花也早早绽放。
霍去病站在宫门外,轻轻抚摸着左肩上己经愈合的伤疤,那是河西之战留给他的纪念。
"冠军侯,陛下宣您入宫。"一名宦官小跑着过来,恭敬地说道。
霍去病整理了一下朝服,大步走向宣室殿。
殿前的台阶上,几名官员正在低声议论,见到他走来,立刻噤声行礼。
自从河西大捷后,朝中无人再敢小觑这位年仅十九岁的少年将军。
宣室殿内,汉武帝刘彻正在批阅奏章。见霍去病进来,他放下朱笔,脸上露出罕见的笑容道:"爱卿来了,伤可痊愈了?"
霍去病跪拜行礼:"托陛下洪福,己无大碍。"
"起来说话。"刘彻挥了挥手,"河西一战,爱卿居功至伟。朕思虑再三,决定让你独当一面。"
霍去病心头一震,抬头望向皇帝。
刘彻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地图前道:"据探马回报,匈奴左贤王败走后,其子于单收拢残部,联合休屠王、浑邪王等部,在漠南一带活动频繁,威胁我边郡。"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一片区域道:"朕命你为骠骑将军,率一万精骑出陇西,扫荡漠南匈奴!"
霍去病深吸一口气,正要领命,刘彻却又道:"不过,朝中有人反对,认为你年纪太轻,难当大任。"
"陛下。。。"霍去病急切地想说什么。
刘彻抬手制止道:"朕力排众议,坚持用你。但你必须用战绩证明朕的选择没错。此战,朕不要小胜,要的是决定性胜利!"
霍去病单膝跪地,声音铿锵道:"臣必竭尽全力,扬我大汉天威!"
离开皇宫,霍去病首接去了羽林军营。
他要亲自挑选一万精锐骑兵,组建一支前所未有的快速反应部队。
"每人配双马,只带十日干粮,舍弃笨重辎重。"霍去病对部将们讲解他的新战术,"我们要比匈奴人更快、更灵活,深入敌境,以战养战。"
王虎有些担忧道:"将军,不带辎重,万一补给断绝怎么办?"
"大漠之中,匈奴部落星罗棋布,他们的牛羊就是我们的粮草。"霍去病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况且,轻装简行才能出其不意。"
此后一个月,霍去病亲自督导训练。他改良了骑兵装备,减轻铠甲重量,增加箭矢携带量。士兵们练习马上射箭、快速突击、长途奔袭等战术,每天都练到人困马乏才罢休。
出征前夜,霍去病独自在将军府的后院练剑。
月光下,"破虏"剑划出一道道银色的轨迹,仿佛织就了一张无形的网。
他的动作时而如狂风暴雨,时而如涓涓细流,己经完全掌握了这把剑的特性。
"这么晚还不休息?"一个温和的女声从廊下传来。
霍去病收剑回鞘,转身行礼道:"母亲。"
卫少儿走上前,轻轻拂去儿子肩上的落叶:"明日就要出征了,为娘给你做了件新内甲。"她递过一个包袱道,"用的是西域来的天蚕丝,轻便又坚韧。"
霍去病接过内甲,心中一暖道:"多谢母亲。"
"去病,"卫少儿担忧地道,"你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为娘既骄傲又放心不下。战场上刀剑无眼你要千万小心!"
"母亲放心,"霍去病安慰道,"儿子会小心行事。况且有舅舅传授的经验,不会有事的。"
卫少儿叹了口气道:"你和你舅舅一样,都是倔脾气。罢了,为娘只希望你记住,无论建功立业多么重要,活着回来才是第一位的。"
霍去病郑重地点头道:"儿子记住了。"
黎明时分,长安城外旌旗招展,一万精骑整装待发。
汉武帝亲自前来送行,赐霍去病御酒一杯。
"朕等你的好消息。"刘彻目光炯炯地看着年轻的将军。
霍去病饮尽御酒,翻身上马道:"陛下静候佳音即可!"
大军开拔,铁蹄踏起漫天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