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门,内门丹堂。
相较于外界的喧嚣与杂役区的粗陋,此地宛如另一方天地。殿宇错落,檐角飞翘,空气中弥漫着经年不散的清雅药香,吸一口都令人心旷神怡,灵力微涌。地面以温玉铺就,光可鉴人,行走其间的弟子皆身着月白纹云袍衫,神情专注,步履轻盈,透着一种与外门截然不同的优渥与沉静。
深处,一间专属于核心弟子的独立丹室内,却弥漫着一种与周遭宁静格格不入的凝思气氛。
苏瑶一袭便装,青丝随意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她并未如往常般立于丹炉前操控火焰,而是静坐于一方白玉案几后。
案几上,铺着一层柔软的天鹅绒布。绒布中央,小心翼翼地放置着一枚龙眼大小、色泽雪白细腻、隐有露珠光泽流转的丹药。
正是林风以“丹尘子”之名,通过幽泉阁悬灯售出的那枚玉容丹。
丹室西角,布置着小巧的聚灵与隔绝阵法,确保此地的气息不会外泄分毫。苏瑶纤指如玉,指尖萦绕着极其细微、却精纯无比的淡青色灵力流光,如同最灵巧的触须,缓缓环绕着那枚玉容丹,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探查。
她的秀眉微蹙,明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专注与……浓浓的不解。
己经整整两个时辰了。
以她在丹道上的造诣和远超同侪的神识强度,剖析一枚区区炼气期修士使用的丹药,本应顷刻间便可洞悉其全部成分与炼制手法才对。
然而,面对这枚看似普通的玉容丹,她却感到了一种近乎无从下手的滞涩感。
完美。
太完美了。
药性融合得浑然天成,仿佛它生来便是如此圆融的一体,而非后天炼制调和而成。内里蕴含的那一丝“草木精露”,提取之纯粹,融入之巧妙,堪称鬼斧神工,她自问即便自己亲手施为,也绝难达到如此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境界。
更令她心惊的是,无论她如何以灵力试探、以神识解析,竟都难以清晰回溯其完整的炼制过程!只能模糊感知到几种最基础的辅料气息,而对核心的主药构成、君臣佐使的配伍比例、以及最关键的火候转换与药性融合的时序,竟如同雾里看花,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迷障!
这绝非寻常丹师的手段!甚至与她所知的任何流派传承,都迥然不同!
“凝露草、月华粉、三叶青的枯茎……还有一丝极淡的、类似石钟乳的沉凝之气?”她喃喃自语,指尖灵力微微波动,试图强行分离出一丝丹药最本源的药气进行更深层的剖析。
但那丹药稳如磐石,在那精纯灵力的刺激下,只是表面光华微微流转,竟无丝毫药力溃散或属性冲突的迹象!其结构稳定得令人匪夷所思!
苏瑶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波澜。她伸出另一只手,凌空一招。
旁边另一个玉盒打开,里面赫然是两枚不同的丹药——一枚色泽赤红、气息暴烈的沸血丹,一枚淡黄圆润的固元丹。它们与那玉容丹一样,皆呈现出那种令人不安的、近乎绝对的完美品质。
这是她花费了不少代价和人情,才从几位恰好购得了“丹尘子”丹药的内门弟子手中换来的。
三种丹药,功效迥异,用料看似也风马牛不相及。
但苏瑶那超乎常人的敏锐灵觉,却从这三种丹药深处,捕捉到了一种共通的、极其隐晦的“韵味”。
那是一种她无法用言语精确形容的感觉,非药性,非灵力,更像是一种……独特的烙印,一种近乎于“道”的痕迹,平和、深邃、包罗万象,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古老与神秘。
正是这种奇特的“韵味”,让她下意识地觉得,这三种出自不同人之手、在不同时间流入坊市的完美丹药,极有可能源于同一位神秘的丹师之手!
“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苏瑶凝视着三枚丹药,美眸中光彩流转,好奇与探究之心几乎要满溢出来,“用最普通甚至劣质的材料,炼制出完美品质的丹药?这违背了丹道常理!”
“还有这炼丹手法,完全迥异于当今主流,看似粗犷,实则精妙入微,首指本源……这绝非闭门造车所能成就,定是身负某种极其独特的、不为人知的古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