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套棉甲做出来之后,当场发下去,每人两套棉甲。
榆树湾将士,个个身披双甲。
在这个时代,只有东亚最精锐的几支军队,才能做到披双甲。
甲胄配备上之后,赵清玄再看将士们手中拿着的长竹枪,越看越不顺眼。
于是随手打开淘宝,搜了一下。
网上有卖长矛红缨枪的,四米二长的白蜡杆,带不锈钢长矛头,每支售价475。
这是赵清玄选的口碑好的店,质量太差的,他没选。
毕竟,这可是要上战场杀敌的真家伙。
赵清玄看着图片和介绍,感到很满意,当场决定下单。
照例在后台私聊客服,问清店里存货数量仅剩二百多,当场直接全部包圆。
同时提了个要求,让老板立刻送货。
这种大客户的要求,老板自然是满足,开了辆货车,亲自把货给送过来了。
赵清玄当场验货。
他入手的第一感觉,就是精美。
这长枪,枪杆用白蜡杆制作,打磨得非常光滑,刷了桐油,手感极好。
枪头沉重,用料扎实,只是没有开刃。
赵清玄感到非常满意,又向老板预定了一万根白蜡杆。
谨慎起见,只要木棍,不要枪头。
送走老板之后,赵清玄给作坊里其他工人都放了假,叫来罗叔,两人连夜给枪头开了刃。
第二天一早,赵清玄手机扫一扫,将这两百多根白杆枪投送到榆树湾村。
长枪总共两百六十根。
赵清玄将其全部分配给步队第一镇。
步队第一镇优中选优,挑选了二百六十名精锐士卒。
这二百六十人,个个身披双甲,装备四米二的白杆红缨长枪。
同时,又有一百名配备复合弓的弓弩手配合作战。
这种装备,就是遇到后金精兵,也能碰上一碰。
榆树湾防卫团装备不断更新,已经具备野战实力。
这两天中,庆阳府衙派来好几批人,催促榆树湾尽快出兵。
可见庆阳府城已经危如累卵。
万事俱备,东风已来。
崇祯三年,八月二十一日,早上八点。
一支防卫团大军在榆树湾村口集合。
作为先锋的,是马队一个百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