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玄则是拿着手机,在旁边拍摄。
按照他的说法,他是想拍摄千层底布鞋的古法制作流程,所以,让刘师傅讲解的尽可能详细一些。
其中有些步骤,赵清玄仔细询问。
刘师傅虽然觉得这个小老板问得有些过分详细,但依旧耐着性子,认真回答。
反正千层底布鞋的制作方法,几乎是公开的,也谈不上什么技术和秘密。
视频拍摄了几遍,赵清玄才感到满意。
赵清玄:“刘师傅,你们现在可以开工了,三个人,只管裁底和鞋帮裁断就行。安排好倒班,机器不能停,想加班多久,就加班多久,按照以前的标准,计件给钱。”
刘师傅一愣:“只管裁底和裁断鞋帮吗?那可都是半成品啊。”
赵清玄点点头:“是的。我有个同学,老家是河北农村的,他们那儿闲散人口很多。我跟他合作,把裁好的鞋底和鞋帮发给他。他买了一批机器,让村民们在家完成其他流程。咱们省了人工钱,村民们在家也能赚到钱。
赵清玄分析过整个流程。
裁底和裁鞋帮的机械化程度最高,机器裁剪,一刀下去十双,一个小时几千双。
最重要的是,鞋码大小是有要求的。机械裁剪,号码更加精准。
这两个流程,将来或许可以交给榆树湾。
但现在,榆树湾村民还需要多培养才行。
三个工人闻言都是一喜。
刘师傅:“这是个好办法。”
老板派下来活,刘师傅立刻带着两个工人,开始干活。
赵清玄也开始干活了。
他先把那一批五百双布鞋传输过去。
……
榆树湾村。
“鞋子!好漂亮的鞋子啊!”
“神明给咱们赏赐下鞋子来了。”
陈婉儿挑了一双小号的布鞋,拿在手里,小脸上满是兴奋。
没有哪个女人,是不爱美的。
她们之前之所以破衣烂衫,大多时候赤脚奔走,是因为没条件。
饥荒这么严重,连饭都吃不上,更不要说穿的衣服和鞋子了。
一双新鞋子给女孩子带来的快乐,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千层底布鞋,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
但一直到大明,即便是好年景,普通百姓也穿不上千层底布鞋。
这是有钱有身份的老爷太太们,才能穿得起的。
黑绒布鞋面的千层底布鞋,在现代人看来,自然是土的掉渣,只有偏远地区农村的中老年人,或者一些性格随意洒脱的人,才会穿。
但放到崇祯三年,这绝对是最时尚、最奢华的鞋子。
陈婉儿用手抚摸着鞋面的绒布,触手丝滑柔软,摸着太舒服了。
那厚厚的千层底,用料十分扎实……这得耗费多少布料?
而且,这布料雪白雪白的,非常细密,不知道是如何织成的,竟然用来缝制成了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