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湾村要发展,要把文明之火播种到整个大明,就得搞基建,建学校,发展经济,打造军事力量……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无奈之下,赵清玄只能买了一批农药,还有喷农药的喷雾器等,一起投送了过去。
榆树湾村地里的荒草和病虫害问题,终于被解决了。
……
扑——咚咚。
扑——咚咚。
赵二郎是个小货郎,挑着扁担,手里摇着拨浪鼓,走村串巷。
这些年闹饥荒,各村百姓吃不上饭,不少人都饿死了,但总有一些人,日子还能过下去,家里缺一些针头线脑的,就是他的主顾。
他一路过来,见惯了各种惨像。
在走到榆树湾村的时候,他却是吃了一惊。
远远地,就看到满眼都是绿油油的。
走近之后,却是茂密的庄稼,长势极为喜人。
这让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要知道,陕西已经大旱了好几年,周围村子地里都绝收了,野菜都被挖光,树皮都被剥了。
他隐约记得,上次来榆树湾村的时候,还不是这幅情景呢。
当时,榆树湾村跟周围其他村子差不多,都是遭遇了严重饥荒。
榆树湾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地里长的庄稼,不是常见的谷子。
赵二郎看着有些眼熟,感觉似乎在哪里见过,有些印象,但一时想不起来了。
他跨过一道田埂,走进去仔细辨认。
“这是玉蜀黍啊。”
他走南闯北,见识远超普通人,曾经在一个海商的亲戚家里,见到过这种庄稼。
当然,他见到的只有一小片,而且,植株黄弱,远不能跟榆树湾村这些比。
赵二郎刚感慨一声,就见不远处一条田间路里拐出几个孩童来。
这几个孩童,都穿着红布兜,手里拿着长枪,枪头上绑着红缨穗,看上去十分鲜艳。
红布兜孩童:“什么人!又来偷我们村玉米!还不出来!”
玉米?
榆树湾村这些孩童,把玉蜀黍叫玉米?
他来不及多想,几个红布兜孩童就已经快步到了跟前。
这几个孩童,身上都肉乎乎的,脸颊圆润。
他们上前来,手里的长枪指着赵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