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重生为牛的 > 第13章 扬眉吐气(第2页)

第13章 扬眉吐气(第2页)

从信用社出来,天空飘起了细碎的雪花。刘海没有首接回村,而是拐去了供销社,买了两瓶不错的白酒和一条大前门香烟,然后熟门熟路地来到了陈向东家。

陈向东见到他,更是高兴,用力拍着他的肩膀:“好小子!干得漂亮!我可听说了,你们靠山屯今年可是放了个大卫星!给咱们镇争光了!”

陈婶子也笑着张罗茶水,看着刘海的眼神满是慈爱。巧的是,陈静初也在家,正在里屋看书,听到动静也走了出来。

她今天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高领毛衣,衬得肤色越发白皙,气质沉静。看到刘海,她脸上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陈干事,婶子,一点心意,不成敬意。”刘海把烟酒放在桌上,诚恳地说,“要不是您当初鼎力相助,给我担保,又引荐吴站长,就没有我刘海的今天。”

“哎,见外了不是!”陈向东佯怒道,但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是你自己争气!来来,坐下说话,正好静初也在,一起聊聊。”

闲聊中,话题自然又转到了药材种植上。刘海汇报了今年的收成和利润,以及明年扩大规模的计划。陈向东听得连连点头,不时提出一些建议。

陈静初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目光大多数时候落在父亲和刘海之间,偶尔,会不经意地扫过刘海那因为长期劳作而显得格外结实的手臂和那双虽然粗糙却充满力量的手。

当听到刘海描述村民们从怀疑到拥护的转变时,陈静初忽然轻声插了一句:“这说明,只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最终说服人。空头口号是没有用的。”

她的声音不大,却一针见血。刘海有些讶异地看了她一眼,正好对上她清澈而带着思索的目光。他点了点头:“静初同志说得对。老百姓最实在,谁能带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信谁。”

陈静初微微抿嘴笑了笑,低下头,继续摆弄着手里的一本书。

就在这时,刘海的目光被陈静初放在桌角的一个小物件吸引住了——一副黑色的、造型新颖的墨镜。在这个灰蓝黑为主色调的年代,这副墨镜显得格外时髦和扎眼。

看到这副墨镜,刘海的心猛地一跳!一个被繁忙农事压抑了许久的念头,如同沉睡的火山般骤然苏醒!

改革开放的春风,己经吹了几年了!南方那边,个体经济、私营工厂早己如火如荼!他满足于在这山沟里种药材当个土财主吗?不!他重活一世,拥有超越时代的眼光,他的舞台,绝不应该仅限于此!他要去更大的地方,去看看,去闯闯!去看看那些即将崛起的行业,去寻找更快积累资本的捷径!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无法遏制。

他强压下心头的激动,状似无意地问陈静初:“静初同志,这副墨镜挺好看的,县里买的?”

陈静初抬起头,摇了摇头:“不是,是我一个在南方上大学的同学寄来的,说是那边现在很流行。”

南方!果然是南方!

刘海的心脏砰砰狂跳。他深吸一口气,看向陈向东,语气尽量平静地说道:“陈干事,我有个想法。过了年,我想去南方看看。”

“去南方?”陈向东愣了一下。

“对,去广州,或者深圳那边看看。”刘海眼神灼灼,“光靠种药材,发展还是太慢。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有没有别的路子,或者……有没有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可以引进。”

陈向东沉吟着,没有立刻表态。倒是陈静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好奇,重新打量起刘海来。这个山村青年,不仅敢想敢干,眼光竟然己经投向了那么遥远的地方?

刘海又看向陈静初,试探着问:“静初同志,听说你也是在省城读大学?不知道……是哪所学校?什么时候开学?”

陈静初有些意外他会问这个,但还是回答道:“我在省城师范大学,过了正月十五开学。”

省城!虽然不是他最想去的南方,但也是通往更大世界的重要枢纽!而且,省城大学林立,信息灵通,或许也能找到机会!

“这么巧?”刘海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我打算过了年也去省城看看,打听下去南方的路线和政策。要是……要是方便的话,路上能不能……结个伴?你一个女学生出门,也不安全。”

这话合情合理。陈向东想了想,点了点头:“也好,海子是个稳当人,有他照应,我也放心些。静初,你看呢?”

陈静初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眼神清澈、语气诚恳的刘海,轻轻点了点头:“……好,谢谢刘海同志。”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从陈家出来,雪下得更大了。刘海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走在回村的路上,心情却如同这漫天飞雪,纷乱而激动。

药材事业初步成功,在村里确立了绝对的权威。新的,更广阔的天地在向他招手。而通往新天地的路上,还将有那个气质沉静、眼神清澈的姑娘同行……

前路茫茫,却充满了无限的诱惑和可能。

这个年,注定不会平静。而年后的远行,又将给他的命运,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刘海望着白茫茫的远山,嘴角勾起一抹充满野心的弧度。

山外的世界,我刘海,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